股市也是一場賭機率的遊戲
作者:瑞易
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金錢遊戲」曾寫著:艾略特(波浪理論作者)與無聊的預言一樣,他的讀者一週接著一週的輸掉了所有積蓄。葛蘭維爾的預測同樣灰頭土臉。黃金切割率理論的歐力穆勒(Oligmuller)同時也是葛蘭維爾的追隨者,因為失去了所有客戶和錢,皆同夫人一起自殺。每一個股市都有50%的猜中機會,不是漲就是跌。
大師的哲言與歷史的驗證說明了以技術分析對股市的預測如同丟銅板一般的準確,「猜對、猜錯」平分秋色。既然是這樣,將投資股市的心態轉為賭股市的機率,結果將會是如何呢?
相信許多人都玩猜「丟銅板」遊戲時,假設莊家沒有作假,是公正且值得信賴的。大家也都知道每一次的機率都是一半一半,而且樣本數足夠大時,它們的累積機率還是50-50。如果已經連續出現5次的「正面」時,接下來的猜測,你會繼續堅持「正面」還是會改選擇「反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時候你下決定的思考是什麼?銅板有瑕疵,所以肯定它們的機率不會是一半一半,「正面」可能稍微強一些。現在「正面」的氣勢正旺,「勝率」較高,所以繼續選擇正面。或是依據統計機率理論,「正面」的好運可能將盡,所以翻盤的機會大增,應該選擇反面。
賭股價連續漲跌的機率
股市也是一場賭機率的遊戲,也許它不像「賭銅板」那麼的公正,情況也可能複雜一些。也不像賭銅板那樣沒有什麼雜音,不會干擾你的決策。但是股市的機率是存在的,只要存在著「機率」,就提供了「賭」的環境。
股市不賭銅板的正反面,賭股價的漲跌:賭每日的漲跌、賭每週、每月的漲跌。而每一次猜中漲跌的機會都是50%,這一點與賭銅板一樣。但是將「賭漲跌」改換為「賭連漲連跌」的方式統計,機率將不會再是一個機均等的局面,如(表1)所示。
表1 台股大盤連續漲跌
註:單位連漲跌「-1」例如是跌1天、1週… 「-2」例如是連跌2天、2週… 正值表示上漲,負值為下跌。 「-1」或「1」表是翻盤,反漲為跌或轉跌為漲。 |
在不考慮其他的因素下,以日連漲跌為例:
(A)假設第1天是跌(-1),第2天是漲(+1)的機率為24.4%,如果是續跌(-2)的機率為12.1%,則出現翻轉上漲(+1)的機率為下跌(-2)為2.0倍(=24.4%/12.1%)。雖然單獨的漲、跌機率是一樣的50%。
(B)假設已連漲3天(3),其機率為6.6%屬於少數的機率。下一天是續漲(+4)的機率為3.8%,如果是轉為跌(-1)的機率為24.4%,則出現續上漲(+4) 的機率為下跌(-1)為0.16倍(=3.8%/24.4%)。或是下跌 (-1) 的機率為續漲(+4)的6.4倍(=24.4%/3.8%)。
棒球比賽,「3」是一個關鍵的數字,只要有3個打擊手出局就結束一局。漏掉3個好球未能擊出的打者將被三振出局。而獲得4壞球者將被保送上壘。費波納西(Fibonacci)數列3、5、8的數字,所以令有些股市投資人著迷,應該是她們出現的機率都比較低,當一個極端的數字出現時自然引起大眾的關注。悲觀者關注未來可能出現反轉的變化。雖然反轉的變化其實經常在發生,發生上漲或下跌1個單位的變化各自佔了24.4%,(-1)與(+1)的合計已接近50%。而樂觀者充滿著趨勢持續的期待。
在上漲趨勢中,出現上漲的機率會比出現下跌較具優勢。同樣的,在下跌趨勢中,出現上漲會變得比出現下跌更具弱勢。平均差距約為20%。
賭股價的漲跌,不能忽略的是大的漲幅或是大的跌幅可能帶來的「後續效應」,特別是突破壓力點或是跌破支撐點的時候。連漲連跌與大漲重挫常常是引發趨勢轉折的重要訊號。例如:K線訊號的「三白兵」在近頭部或近底部所代表的意義不同。「三黑鴨」也是一樣。
賭股價漲跌幅%的機率
賭股價的漲跌幅度%:賭每日、每週、每月的漲跌幅度%,每一單位漲跌幅度%所出現的機率就不會完全均等,如(表2)所示,不像撲克牌每一張牌出現的機率都是1/13。
表2 台股大盤漲跌幅%與出現機率(1989/1~2013/3/13日)
註1:日漲跌幅在(-1.5%~+1.5%)合計機率為71.6%。 註2:週漲跌幅在(-3.0%~+3.0%)合計機率為63.6%。 |
在日漲跌幅%中,以(-1.0%~+1.0%)的4個區間機率為最高分別是11.6%、16.6%、16.8%、11.6%。在週漲跌幅%中,則以(-1.0%~+3.0%)的4個區間機率為最高分別是9.6%、12.9%、13.3%、10.5%。
在不考慮其他的因素下,以日漲跌幅%為例:漲幅以(0.0%~0.5%)及跌幅(-0.5%~0.0%)為最高,每增加或減少0.5%其機率依序遞減。在(-3.5%~-3.0%)或(+3.0%~+3.5%)的機率只有1.4%、1.6%,約為最高機率的1/10左右。所以當漲跌幅在(-0.5%~+0.5%)之間或附近晃蕩應當是很正常。超過-1.5%、+1.5%以上的漲跌幅要小心注意,超過-3.0%、+3.0%以上的漲跌幅可就要做出因應對策。
同理,週漲跌幅則以超過(-3.0%、+3.0%)及(-6.0%、+6.0%)為觀察後續盤勢的重點。
想玩當沖從(表1)中可以明白,如果選到的股票漲跌幅與大盤一樣(Beta值等於1,β=1),不會是天天可行的,約為隔1、2天(也許更多一點)才有一次漲跌幅適合當沖的機會。適合的意識是幅度狹窄,不易操作。一心想要當沖,若選股不當選到股價很鈍的,結果只會操死自己,讓自己落個疲憊不堪,神精緊繃的下場。
因此,賭股價的漲跌幅還是選擇「週漲跌幅」或是「月漲跌幅」會比較容易一些,月漲跌幅(表3)所示。
當波段跌幅達到8%以上時,小心引發融資自我了斷,多殺多的現象。這時候要注意觀察有無大戶在下面掃「停損單」,撿便宜。
表3 台股大盤月漲跌幅%與出現機率(1980/1~2013/3月)
註1:月漲跌幅在(-7.5%~+7.5%)合計機率為67.9%。 |
賭在頸線、關鍵的支撐或壓力點,是否出現跳空,是否出現大幅的漲跌幅。還是發揮應有的支撐或壓力效用。賭轉折點的漲跌幅是否出現堅強有力的訊號,賭出現訊號後是否確實反轉。賭每一個買賣點的訊號,是否確實可信。
賭每年月週期的漲跌
賭每年的10、11、12月與1、2、3月等6個月是否依然強勢。「5窮6絕」、「7上(吊)8下」等四個月是否仍然弱勢。如(圖13T301)所示。
圖13T301 股價漲跌數比 1989~2012年
註:日漲跌比:1.33=12/9=4/3天,約略漲4天跌3天 週漲跌比:1.25=60/48=5/4,約略漲一週跌一週 月漲跌比:2.0=16/8=2/1,漲2個月跌1個月 |
賭一年12個月中的上漲與下跌月數比,自1989年以來24年的統計顯示,漲跌比最大的為(10:2,1989年),最小的為(3:9,2000年)。出現最多的比值有3個分別是(5:7)、(6:6)與(8:4)各出現了5次。2013年到10月止這項比值已是(8:2),剩下的2個月會是將這個比值推向(10:2)或是(9:3)、(8:4)?結果只會有一個,要賭嗎?還是自我有能力判斷,不論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我已準備好因應策略。
至於2013年Q4,如果考慮到9、10月已經連漲2個月了,而且12月可能會有年底作帳行情,猜測會提早在11月啟動,這樣選擇賭(10:2)。如果考慮近來發生的食安問題衝擊一波接著一波的擴大波及層面,並且帶動禿鷹集團的攻擊,這樣選擇賭(9:3)可能較適當。如果考慮高於 (8:4) 的機率非常的低,而且出口額出現下滑,GDP又一再的被下修,這樣選擇賭(8:4)比較安全。
賭移動平均線的行程
股價走勢有「上漲」、「下跌」與「盤整」三種。這三種趨勢分別依所持續的時間來計算其機率,結果約略相等,也就是說約各佔1/3。當走勢在整理階段時,盤整完後的走勢不是「上漲」就是「下跌」,如果能判定未來的走勢是上漲,這時候賭「上漲」的機率將提升至67%,不是1/2也不是1/3。因為已經剔除「下跌」的機率。
每一個不同參數移動平均線的行程持續時間,都會不同。短天期的行程短,長天期的行程長。例如MA21天(21天移動平均線)的行程會比MA5的行程長的。MA21的行程達21(天)的成功機率有75%~80%,行程愈短的機率愈高,行程愈長的機率愈低。所以當移動平均線開始轉彎時賭它的行程延續的機率,決定續抱或拉回買進,或是賣出。也就是當趨勢啟動時,賭它的持續行情。
賭三大法人的買賣超
賭三大法人每月的買賣超,自2005~2013/10月止,每年的12月都是買超,沒有賣超過。其次的買超是4月份,9次中有7次買超,2次賣超,這2次賣超是在2005/4月與2012/4月。2月份與9月份也是買超多於賣超(6:3)。賣超多的月份是3月、6月、8月,買賣超比值都是(3:6)。
統計2013/10/31日之前1782天的三大法人買賣超資料,得到的結果是最多連續賣超25天,最多連續買超20天,各有一次的紀錄。多數的分佈如(表4)所示。連續買賣超在3天之內的分別佔33.4%與32.0%。
在4~6天的比重為10.9%與9.5%。7天以上的,天數愈多的所佔的比重愈小,依序遞減。
因此,如果三大法人在一連串買超的狀況下突然改變行為,連續賣超3天,行情可能進入盤整。若是再繼續賣,使股價跌破支撐點,多數情況下視為下跌行情的確認。同理亦可確認法人對上漲行情的可能看法。
表4 台股集中市場三大法人的買賣超(樣本數1782天)
註1:買賣超天數,負值表示賣超日,正值為買超日。 (-3~-1)的比重表示賣超1~3天合計的機率 |
還有什麼需要賭
除了「賭」上述與機率有關的因素外,一些與機率無關的評估因素,也需要「賭」嗎?例如:企業競爭力,產品技術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營團隊的領導能力與誠信,高階經營者秉持正派精神,絕不涉入違法經營。公司在陷入危機時,能堅持百忍,力挽狂瀾,照顧股東利益,不欺侮小股東。理論上,這是屬於知識科學的領域與社會經驗的累積,用「賭」的想法實在有些滑稽。但是對於像我這樣的孤獨股民,沒有足夠資訊的奧援與人手,常常需要發揮一下「賭」的精神,以彌補不足。
賭者注意
在判定賭機率之前,對「事件的衝擊」、「情境因素」與「股性」等因素最好也能列入考量。事件的衝擊對短期的影響通常是顯而易見,雖然有時股市的反應會有點遲緩,但是會發生的終究還是會發生。情境因素的考量也許不容易,因為需要一些想像力,而想像力有賴於直覺、經驗、股市知識等作為基礎。這裡的想像力不是指在K線圖型上推估未來的走勢,這個是股市的事,是操盤主力的事,不是散戶的事。雖然我從未見過操盤主力長什麼樣子,只是常常聽到別人提到他。至於股性只要花一些時間統計或觀察近期的價格資料就可明白他慣常的個性為何?現在的心情又如何了。
事件對股價的影響有趨向平均值的「集中趨勢」法則與「離散趨勢」法則。「集中趨勢」將股價向內吸引靠近平均值,平衡一下那些極端值。就像鐘擺一樣,當某項事件出現偏離平均值過高或是過低時,下一次可能會被拉回,即使它的出現機率很低,遲早還是會出現的。「離散趨勢」將股價繼續向外拉離平均值,使強者更強,弱者恆弱。因此,同一類似事件,前次會解說為「利空衝擊」,今日卻說是「利空出盡」。
平衡法則:
1) 每一種強勢上漲或下跌都彌補一個短絀,並且創造另一個短絀。因此強勢成為缺點,短絀則成為優點。
2) 諸多的平衡策略永遠有利於弱者。低基期的股票屆時也會翻身。
3) 心理因素容易把贏家拉下,把輸家拱上。
也就是這種緣故,那些機率低的漲跌幅或是連漲連跌,並不是不會常常偶而來一下,當他來時不像去商品市場買東西,即使有不良品的存在,買到的也不一定是我。如果我們竟日都在股市打滾,其結果不是雨露均霑,便是滿身腥味,絕不可能置身事外。
賭機率,不可能讓你贏得最大的彩金,卻是可以讓你進入贏家之列。就像球賽,可能幫你打進季後賽,卻不一定能贏得世界賽的總冠軍。如果賭贏了「漲跌數」而賭輸了「漲跌幅」,其結果可能是「輸」。賭趨勢優先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賭錯了就停止。就像打牌一樣,手氣太背了,休息一下尋求換手氣。賭機率要避免賭得變成眼光狹隘,只看到眼前的看不到遠方的景象。迷失在賭的數字中,忘了數據資料要告訴你的語言訊息。這些數據所隱含的語言信息比數據本身的機率更加重要。但並不是說機率不重要,他們是一體的兩面。
當然了,也不是每一次都要賭,有時候不賭才是最佳選擇。觀賞等待一個適合自己口味的好球才奮力揮棒,才能打得又高又遠。配合交易策略與資金控管才能贏得佳績。科斯托蘭尼在投資珠璣集寫道:「投機者生活的1/5是股市,賭徒則是4/5。」「一個沒有思考、證據、動機的股市遊戲者,和輪盤的遊戲者,一樣都是賭徒。」
雖然應用科學數據並不容易完全掌握股市的脈動,但是單純的賭機率也不是唯一的伎倆。搭配技術分析,組織一系列的交易,建構成交易策略或交易系統,並能適時的因應調整以達成目標,才是真正的目的。
自我期許
一場棒球賽,如果打者沒有被替換,它至少有3次上場打擊的機會,如果這3次皆以三振收場,表示9次的打數皆落空。換成股市的場景,投資者要是出手9次也皆是揮棒落空,這可能不能單純的解釋運氣不好。不是認知有問題便是技術不好,再不然就是心理情緒或是感覺統合有問題-「愛亂揮棒」。愛亂揮棒就不要怪自己老是被三振出局了。
在此也自我期許控制亂揮棒的惡習,提高被保送的上壘率、安打率,促進得分率,減少犧牲安打、短打、盜壘以降低出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