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11月風雲2013
作者:瑞易
例行紀事
美國從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開始到耶誕節,和元旦新年的這段日子是假日大採購的季節。11月第四個星期五(美國黑色星期五),是點燃美國年末店家折扣戰的一天,又被稱為「清倉削價日(clearance day)」,要出清的商品甚至以五折、三折削價出售。平板電腦是消費者去年最想採購的項目。
11/14日以前Q3財報公布日。
近來的新聞
10月陸續爆發食品食用安全問題,相關的主管機構處事態度與努力,雖然令人民感到惶惶不安,但是對食品類股的影響卻極為有限。
10/30日4G行動通訊結標總標金1,186.5億元,比底價359億元高出827.5億元,溢價231%。等於是當年3G 行動執照標金的2.4倍,埋下「肥了國庫卻讓產業與消費者可能雙輸」的潛在危機。
政務委員張善政表示,會把經費用在降低4G業者提供服務的障礙,例如布建基地台等,降低業者的成本,民眾也不用花大錢享受4G。立委反對如此協助業者的方案。4G近1200億元特許費,無論NCC如何向業者分年收取,財政部都會把1200億元標金,編到今年度預算。標金一定要入財政部。(UDN20131031)
11月K線漲跌
如(圖13N401)所示,統計(1989~2012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11月份為14:10,漲跌比值(1.4),上漲月數多於下跌月數。如果改為(2000~2012年)的漲跌次數比為為8:5,漲跌比值(1.6)比10月提升一點。再縮小為2003~2012年的漲跌次數比為6:4,漲跌比值降到1.5,顯示即使是最近10年,上漲的機率還是高於下跌的機率。進入Q4台股漸漸進入佳境。
自1989年以來,年度的高點落在11月份只有1次,在2003/11月的6182點,可是月K卻下跌了273點。隨後3個月的收盤價逐漸墊高。低點落在11月份的也是只有1次,在2008年的3955點。這個低點是金融海嘯導致股市崩盤後的最低點。
圖13N401 台股加權指數月K漲跌比
註:自2000~2012年的月漲跌次數比,11月為8:5 自2003~2012年的月漲跌次數比為,11月為6:4 1~10月的統計至2013/10月 |
11月月K的連續漲跌 11月與10月呈現弱正相關54%
(圖13N402)顯示,自1989年以來,11月份只有2006年最多連漲4個月。其次是連漲3個月的有2次,分別是1998年與2010年。連漲2個月有5次,全落在2002年以前。2003年以後的10年間沒有出現過連漲2個月以上(2006年與2010年不算)。如果今年11月也上漲的話,則是的第3次的連漲3個月,不過這很罕見的。變盤為漲(1)的有6次(6/24)佔25%,上漲合計為14次。顯示這14次上漲中有8次是10月漲11月也上漲。
連跌6個月只有1次為2000年。其次是2008年的連跌3個月,也是1次。這2個年度都是股災年。再來是1995年以前3次的連跌2個月。變盤為跌(-1)的有5次(5/24)佔了21%比變盤翻漲的次數只少1次,下跌合計為10次。顯示這10次中另有5次是10月跌11月也接著下跌。合併漲/漲與跌/跌共計13次,表示11月的漲跌與10月呈弱正相關達到54%(=13/24)。
2012/11月翻轉10月成為上漲。如果2013/11月份反轉下跌就是(-1),這是符合正常的統計機率原則,不過從(圖13N402)察知這樣的機會不曾有過。如果2013/11月份繼續10月份的上漲將成為連漲3個月(+3)。這在過去曾經發生過3次(1998、2006、2010)。
而今年3Q的財報是採IFRS後,第一次從10/31延至11/14日。這樣的改變有可能對股價漲跌的時間造成影響。因為多延長2週的盲目期間。
圖13N402 台股加權指數 11月K連漲連跌月數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11月與10月呈現弱正相關的機率為13/24=54%。 |
(圖13N403)為台股加權指數11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1989年以來,24年的平均漲跌幅為15點(1.64%)。平均值從10月份的跌轉為漲。。上漲部分的平均值為335點(6.76%)。在14次的上漲中只有7次的漲幅大於335點的平均值。其餘7次的漲幅小於100點的佔了4次。下跌部分的平均跌幅達433點,-5.5%。10次下跌中有3次跌幅大於平均值,而且大很多,有2次達1100點以上,超過-11.3%。另一次為跌683點(-9.0%)。
縮小範圍至2003~2012年,這10年的平均跌幅-81點(-1.42%)。最大漲幅為2003/10月的(434點,+7.7%),最大跌幅為2008/10的(-848點,-14.8%)。各5次的上漲與下跌幅度平均值,分別是249點(3.65%)與-412點(-6.5%)。這麼重跌幅好似來年股市下跌的預兆。
從(圖13N403)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後的跌幅,比較上都顯得相對的大。顯示近年來10月的波動幅度變大的主要因素都是受國際金融災害與內部政策的影響。
2013/9月止,台股已是連著3季上漲,合計漲幅達474點(+6.0%)。而2013/10已連漲2個月,11月是否會達成連漲3個月與連漲3季相互輝映。就技術線型而言,令人遐想,同時也刺激投資人開啟新的想像力。
圖13N403台股加權指數 11月K線漲跌幅( 1989~2012)
註:2003~2012年的平均漲跌幅-62點(-5.59%)
|
11月各週的漲跌
(圖13N404)為各年度11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11月份的週漲跌幅標準差為4.39%比24年的標準差4.19%略高。表示11月的週漲跌震盪略高於平均值。
從圖中可以發現週漲跌幅大於4.0%的有17次,超過-4.0%的則有9次。週漲幅大於4.0%的在2000年以後只有5次。週跌幅超過-4.0%的在2000年以前的有4次,在以後的有5次。這5次在2008年佔了2次(-6.11%)、(-6.32%),2011年1次(-6.21%),另外2次在2008年以前。
2003年以後的11月份,週跌幅在(3.0%~-3.0%)之間的共有31次(佔31/45),居多數。上漲大於3.0%有6次,下跌超過-3.0%的有8次。
圖13N404台股加權11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註:總計107週。2003~2012年小計45週。 |
11月份週K線的最大最小與合計漲跌幅
從(圖13N405)的週漲跌幅合計可得知,合計值以1990年的(37.5%)為最大,是急跌重挫後的最快速反彈。此後再也沒有這種驚人幅度。週漲跌幅合計剛過10%的有3次,分別是1993年、2001年、2005年。週漲跌幅合計為正的其餘12個年度中有9次其值在4.1%以內。
合計負值較大的有1989年的(-15.0%)、2000年的(-7.8%),2008年的金融海嘯(-8.1%)。2003年之後合計週漲跌幅為負值還有2003/11、2007/11及2011/11月的(-4.6%)、(-7.5%)、(-6.0%)等3個月份。
合計週跌幅達到-8.0%以上的時候,容易出現融資斷頭的壓力。
圖13N405台股加權11月份週K的最大最小與合計漲跌幅
|
11月份每日漲跌統計
(表1)的漲跌統計,2003年之後任何一個「漲跌比」均優於1989~2012年的漲跌比,比值在1.2~1.5之間。以月漲跌比最佳,因此在10月底或11月初股價下跌時買進,在接近月底上漲時賣出的勝率最高。
表1 台股加權指數11月份日漲跌統計(1989~2012年)
|
圖13N406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份的日K漲跌幅%
|
(圖13N406)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份的日K漲跌幅%,11月份的最大漲幅超過3.1%的有26次(佔26/537=4.1%)分佈在9個年度裡(38%),比10月份略低。而在2003年以後只出現1次在2008年度。換言之,最近4年日漲幅沒有一次大過3.1%。
最大跌幅超過-3.1%的也有21次(佔31/537=3.9%),比最大漲幅少了5次,分佈在10個年度(42%)。在2003年以後,有5個年度均出現至少1次這樣的跌幅,而2012年下跌幅度沒有1次超過-3.1%的。
2013年到10月底止,今年的最大漲幅為2.26%(6/28)與最大跌幅-2.39%(4/8)。
11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圖13N407)從1989年至2012年,11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大於1.2的,在24年中有9個年度,在2003年之後佔了5次。在1.0以下的有10次,近5年小於1.0的有2008/11與2011/11月。
2012/11月的比值達1.8(14/8),依(圖13N407)所示,比值達1.8的隔年度沒有一次表現優於1.8的。
圖13N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註:比值1.5=12/8,約為漲3天跌2天。 |
11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11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3N408)所示,最大成交量為1997年的2050億元,24年來11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772億,比10月份平均值微幅增加。2008~2011年4年的日平均為904億元。2012年11月的日最大值為1234億。日平均量則為699億元,最低量為458億元。受證所稅議題的影響2012/11月的平均量持續萎縮,約為前4年平均值的77%。
2013/10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806億元,僅次於7月的824億,為今年第2高的月份日平均量。而且10/3日也出現今年以來的最大量1140億元。日平均成交量2013/10月已高於2012/11月的699億元。若是單純的以2013/10月的月成交量與去年同期比,則增加了3687億元(+26%)。然而全年度累積成交量只有去年的78%,還少了約4400億元。
圖13N408 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註:24年的11月日平均成交量為772億 |
法人買賣超
(圖13N409~13N411)為三大法人在11月的買賣超,從2005年以來,自營商與外資都是買超多於賣超次數,而投信正好相反。買賣超次數比自營商(6:2)與投信為(1:7),外資(5:3)。就8年的平均金額而言,依序為11.8、-29.9、176億元。三大法人合計平均是157億元。
2012年的11月台股加權上漲414點(5.78%)。自營商買超36.6億、投信買超37.2億、外資買超394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68億。買超佔11月總成交量的3.04%(=468/15377)。
2013年10月份大盤上漲276點(3.38%),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13億、-42億、753億。法人合計為724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比上月減少384億,漲幅反而多了124點。外資仍是最大的買方。法人買超佔10月總成交量的4.08% (753/17735),每上漲一點只花2.7億元買超。
今年行情到10月為止,已上漲750點(+9.75%),從7700漲到8450點。2013年1~10月三大法人的合計買賣超:自營商42億、投信-647億、外資2135億。大盤創下26個月新高,外資是唯一贏家。
圖13N409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自營商11月的買賣超
註: |
圖13N410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投信11月的買賣超
|
圖13N411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外資11月的買賣超
註: |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3N412)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融券餘額在2013/10月份增加7.3萬張,餘額為55.0萬張。借券賣出餘額為534萬張,月增加17.5萬張。借券在10/18日再度創新高,達535萬張。融券佔借券的比率10.3%,比上月增加1.1%。融券與借券雙雙走高,可是大盤仍上漲了276點(+3.38%)。
2013年1~10月借券賣出增加了109萬張(534-425),如果每張以2.5萬元估計,借券賣出金額增加了約273億元。大盤不但未見下跌反而上漲了9.75%。
2013/10月底止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為1882億元,比上月增加48.3億元。融券餘額為56萬張,月增加約6.5萬張。「資增券增價漲」,人氣開始回籠,行情才正慢慢啟動。
圖13N412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2013/10/31收8450點 |
融資餘額
(圖13N413)為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底的融資餘額,(圖13N414)為各年度11月份的資券增減的情形。
自2002/1月~2013/6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總平均值為2435億元。單是11月份的平均值為2385億,略小於總平均值。也比10月份些微減少43億元。
台股的融資餘額自2011/8月底的2366億元以來,已連續27個月低於平均值。2012/11的融資餘額為1708億,大盤收盤為7580點,下跌414點。1708億元融資餘額是2012年當年度的最低餘額,也是推行證所稅後的最低餘額。2013年10月底餘額1882億元,收盤為8450點。餘額略高於2012年全年的月平均1869億。融資水位仍在低線徘迴。然而大盤2013年在10月底收盤上漲276點(+3.38%)。
前幾次較長期低於平均值的期間有16個月,發生在2002/5~2003/8月。與及2005/3~2006/3月持續了13個月。還有2008/9~2009/11月共維持了15個月。
2013年融資餘額自1月的1796億元到10月餘額為1882億。今年行情到10月為止,雖已上漲750點(+9.75%),對散戶的召喚仍顯得乏力。歷年11月的融資平均減少為43億元,而9、10月份都還是增加的。2012/11月的水準為減少62億元。
圖13N413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底的融資餘額
註: |
(圖13N414) 各年度11月份的資券增減與大盤月漲跌幅。「資減券增」的有4次(佔4/11)為最多,比10月份多2次。4次中有3次是價漲。其餘6次「資減券減」與「資增券增」各佔了3次,「資增券減」只有1次。資減價跌的占了3次。
2002年以來每年11月融券增加最高為34.5萬張,出現在2006/11月。比10月份的最高少了17.8萬張。融券減少最多的為2003/11月的40.7萬張。最近5年金融災難斷續侵襲,11月份融券增加的佔了3次,只有2012/11月增加18.5萬張算是多的,另外2次只是微幅增加1萬張左右。
融資增加最多的是2006/11月,增加了175億元,大盤上漲了546點(7.78%)。融資減少最多的是2007/11月,減少了364億元,大盤下跌1125點(-11.6%)。其餘6個融資減少的年度除了2008/11與2011/11外都不超出100億元。
圖13N414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1月份的資券增減
註: |
類股輪動
過去5年來的11月份類股輪動如(圖13N415)週漲跌幅合計與淨漲跌次數所示。週漲跌幅合計為統計期間的週漲跌幅的算數合計,數值為正者表示上漲,數值愈大表示漲幅愈大。淨漲跌次數是上漲週數減下跌週數,當數值為正時表示上漲的週數多於下跌的週數。
概略的看(圖13N415)週類股輪動,自2007~2012的11月份,週漲跌幅合計,在29個類股中有10個類股是大於0的。最大的依序是水泥(19.9%)、食品(10.7%)、機電(8.3%)。週漲跌幅合計為負值且近20%或以上的有塑膠、電器、電子零件、電子通路、資訊服務、其他電子。
以淨漲跌次數查看,在26週中能大於0的有10個類股。最多的是通訊網路達到10次,呈現一枝獨秀的態勢。其次是4次的類股有3個,分別是機電、玻璃、半導體。低於大盤0的有12個類股,最慘的飯店類高達-6次。
圖13N415 11月份的類股週漲跌幅合計與淨漲跌次數(2007~2012)
註:淨漲跌次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總數26週 週合計漲跌幅為統計期間的週漲跌幅合計 |
(圖13U416)為2013年Q1的類股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次數。在Q1電子類股以電腦週邊、光電、電子零件、與資訊服務等類股表現較佳。傳產類股中以橡膠、汽車、其他類股指數等表現較佳。表現最差的跌幅較大的是飯店、油電、通訊網路與其他電子。
(圖13U417),在Q2電子類股以半導體、通訊網路等類股表現較佳。傳產類股中以紡織、汽車、百貨類股指數等表現較佳。表現最差的跌幅較大的是運輸、生技、光電、電子通路與其他電子。
圖13U416 2013Q1淨週漲跌數與週合計漲跌幅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 - 下跌週數 統計期間:2013/1/2~3/25(計12週) |
圖13U417 2013Q2淨週漲跌數與週合計漲跌幅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 - 下跌週數 統計期間:2013/4/1~6/28(計13週) |
圖13T416 2013Q3淨週漲跌數與週合計漲跌幅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 - 下跌週數 統計期間:2013/7/1~9/23(計13週) |
(圖13T416),在Q3一些在前2季表現較差的電子類股出現了反轉現象。電子類股以電子零件、其他電子等類股表現較佳。傳產類股中以機電、汽車、玻璃類股指數等表現較佳。表現最差的跌幅較大的是光電與通訊網路。
現況
2013/10月大盤月K線收8450點,上漲276點(+3.38%),重寫26個月來的新高。使得1、3、5、10年移動平均線呈現多頭排列。這是難得一見的景象。大盤在2013/9月寫下連著3季上漲的紀錄,合計漲幅達474點(+6.0%)。10月又繼續9月的上漲,若是11月也乘勢而上,達成連漲3個月,使得月K線與季K線相互輝映。12月又是年底作帳的行情月份,就技術線型而言,令人遐想,同時也刺激投資人開啟新的想像力。2011/8/4日收盤8317點,8/5日跳空下跌464點(-5.58%),如今已是第2度補空。(第1次在5月底前)。
2013年到10月為止,月K線的漲跌比為8:2,即是上漲8個月下跌2個月。離2013年度結束只剩2月。如果月K線還能上漲1個月,就是今年度的漲跌為9:3。像這樣好表現的機率在過去24年來僅有一次,即是1989年的10:2。而那一年有很高的資金週轉率。
圖13N418 2013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2)
註:2013/11月為第45~48週 |
以(圖13N418)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來。看,2013/11月份的週次為45~48週,第47周上漲機率小於1.0,第45、48週大於1.0。第46週在1.0附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