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股10月風雲2017

作者:瑞易

 

2017/9月大盤指數收盤10384點,下跌202點(-1.91%)。9/19盤中最高點10664點創下年度新高。大盤在上半個月的日漲跌一直呈現拉鋸的現象。在9/19日盤中創下新高10664點,當天收盤卻下跌55.4點。9/219/22日連著2天下跌超過百點決定了9月份的下跌命運。結束了連9個月上漲,同時也結束了季線的連漲,季下跌11(-0.11%)

 

大盤月K線連著3個月收在10395點以上的月份,這個現象在紀錄上只出現在1989/10~1990/3月之間的3個月份。換句話說,在1990/4月以後至今的月K線收盤指數沒有一個高過2017/6月的收盤10395點。但是這個格局遭到9月份的下跌的破壞。

 

個股方面:9月份上漲的有682檔,漲幅大於4.0%的有353檔。下跌的有878檔,跌幅小於-4.0%的有428檔。2017/Q3上漲的有701檔,漲幅大於10.0%的有360檔。下跌的有913檔,跌幅小於-10.0%的有317檔。

 

10月份歷年來的月漲跌比為1711,上漲數遠多於下跌數,上漲機率為61%。依統計顯示10月份與9月份的漲跌關係為負相關39%,顯示10月份的漲跌與9月份的行情常常相反。2016/10月連漲6個月,紀錄上只有這1次,他的下一年度2017/10月是否能翻漲(+1),沒有可供參考的紀錄。

 

 (17T405) 加權指數10月份月漲跌比,顯示2016年的「漲跌比」 (17/11=1.55)遠離趨勢線之上,趨勢線呈現水平微揚。就圖形判斷10月份的受微揚趨勢線的吸引而下跌機率大增。

 

今年度到9月底止,外資買超合計188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累計4208億元要少很多。而且7、8、9連著3個月外資與法人合計皆呈現賣超現象。特別是9月外資大幅賣超611億元。雖然外資連著3個月將台股勢微提款機,但是大盤仍然站穩萬點之上。

 

例行紀事

 

10月份,增資股將持續出籠。

進入第4季為電子類股旺季:往常大陸十一長假、北美11月黑色星期五的以及聖誕節前的備貨拉貨潮。有無拉貨值得密切注意。

 

3季財報公告期限1114日,維持核閱制。

 

1987/10/19道瓊指數大幅下跌508 ( 20%),是歷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 (最大單日跌幅是1914/12/12日:單日跌24.4%;最大單日下跌點數是2008/9/29日:單日跌777.68 (6.98%)。恆生指數下跌420.81(超過 10%)。使得香港聯交所宣佈10/20日至10/23日歷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割。

 

近來的新聞

 

 

上個月的關鍵數字

 

1  2017/9月收盤大盤關鍵數字

大盤

漲跌幅

-66

-202

-11

1130

漲跌幅%

-0.63%

-1.91%

-0.11%

12.22%

連漲跌數

-3

-1

-1

+2

2016

最大漲幅

0.68%

0.14%

3.53%

6.03%

最大跌幅

-1.22%

-1.24%

-1.90%

-0.11%

 上漲數

11

1

8

2

下跌數

11

3

1

1

漲跌比

1.00

0.33

8.00

 

成交量

(億元)

(億元)

(兆元)

(兆元)

當期

1179

6200

2.59

7.20

10年平均

1001

4839

2.01

6.00

法人(億元)

自營商

投信

外資陸資

 合計

月買賣超

(89)

(44)

(611)

(744)

年買賣超

101

(259)

1882

1723

信用交易

借券(萬張)

融券(萬張)

融資(億元)

收盤

餘額

789

52

1628

10384

月增減

21.4

1.8

77

周轉率

年增減

88.6

6.3

305

61.4%

註:

(1) (20022016)的融資餘額月平均值2271億元,20152016年的月平均值分別為17401330億元。

(2)2017年的日最大漲幅為1.41%(4/5)與日最大跌幅-1.34%(8/10)

(3)日與週的最大漲跌幅為9月份的統計,成交量為當月的平均值

(4)週漲跌幅為當月最後一週(9/30)

(5)9月的月振幅407點。上影線88點,下影線127點、實體-192點。開///=10576/10664/10257/10384點。

(6)成交量周轉率61%高於去年同期的47%

 

2017/9月大盤月K線收10384點,下跌202(-1.91%),終止9個月上漲。年度上漲113012.2%

 

融資餘額連續4個月增加,合計增加218億元。2017/9月增加77億元年度累計增加305億元,餘額為1628億元。可以說站穩萬點後,散戶的信心的確增加了不少。

 

20179月份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89億、-44億、-611億。法人合計為-744億元。法人賣超佔9月總成交量的-2.95% (-744/26015)

 

2017/9月的成交量,無論是日、週、月、季都超過10年平均量。這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現象。

 

17T401 2017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6)

註:2017Q414週,Q4為第40週~52週,計13週。

 

以(圖17T401)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來看。2017/9月為止的漲跌次數比為21:18(比值1.17),9月份週的上漲與下跌次數比為1/3。

 

10月份的週上漲機率28年的平均為1.1(65/59)10月份為4043週次。

 

K

 

2017/9季線收盤指數10384點下跌202點(-1.91%),第1季反漲翻跌,終止連2季上漲如(圖17T402)所示。以技術分析來看,在12682與9860的建立的下降趨勢線,大盤越過之後仍在繼續奮力掙扎脫離他的影響。2017/6月一舉越過10256~10393所建構的頸線壓力帶。如今面對的是1990/Q2的11078~11282的頸線壓力。

 

17T402 大盤季K

2016年開盤為8312

2015/4月高點10014點創下2000/Q3以來的新高(60)

2015/8月指數低點7243點回到2012起漲的水平。

2017/9月高點10664暫居年度高點。

 

10K線漲跌

 

如(圖17T403)所示,統計(1989~2016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10月份為17:11,漲跌比值(1.55),上漲月數多於下跌月數。

 

2017年至9月底為止,目前低點為1月的9236點,目前的高點為9/19日的10664點。低點的1月其當年度的歷史高點為8月1次、9月2次、12月4次。

 

17T403 台股加權指數 K漲跌比

註: 19月的統計至2017/9

 

(17T404)為台股加權指數10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1989年以來,28年的平均漲跌幅為-26(0.29%)。上漲次數較多,平均值反而是負的,顯示下跌幅度較大,上漲幅度較小。連著4年的10月都上漲,創下10月份的新紀錄。

 

從(圖17T404)可以看出,比較上跌幅都顯得相對的大。顯示10月的波動幅度變大的主要因素多數是受國際金融災害與內部政策的影響。

 

17T404台股加權指數 10K線漲跌幅( 19892016)

註:

 

漲跌比

 

(17T405) 加權指數10月份月漲跌比,以1989年為累計基準,例如2012年的為1989起到2012年計24年的10月上漲數與下跌數的比值,參考(16T40413/11=1.18)。同理2016年的「漲跌比」,則是計算到2016年止(17/11=1.55)10月份的上漲趨勢線幾乎走平,從圖形預估10月下跌機率大增。

 

17T405加權指數10月份月漲跌比以1989年為累計基準

註:

 

10月月K的連續漲跌  10月與9月呈現負相關61%

 

(17T406)顯示,自1989年以來,2016/10創下新紀錄連漲6個月,過去,10月份只有1989年最多連漲4個月。其次是2006年的連漲3個月,都是只有1次的紀錄。連漲2個月有5次。

 

連跌5個月只有1次為2000年。連跌3個月的也是1次為1997年。2008年為連跌2個月。

 

10月與9月的負相關為61%,就月漲跌的統計資料而言,顯示這是屬於「高機率」的數字。9月漲10月也上漲的有8次,又9月跌10月也下跌的有3次。合併漲/跌與跌/漲共計17(=28-8-3),表示10月的漲跌與9月呈負相關達到61%(=17/28)

 

17T406 台股加權指數 10K連漲連跌月數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10月與9月呈現負相關的機率為17/28=61%

 

10月各週的漲跌

 

(17T407)為各年度10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10月份的漲跌幅標準差為4.13%

 

從圖中可以發現漲跌幅大於4.0%的有10次,超過-4.0%的則有13次。漲幅大於4.0%的在2000年以前及以後各有5次。跌幅超過-4.0%的在2001年以前的有7次,在以後的有6次。這6次在2008年佔了2次(-10.6%)、(-7.7%),2009年1次(-4.0%),2014年1次(-5.1%),另外2次在2008年以前。

 

17T407台股加權10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註:總計125週。

 

10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17T408)1989年至2015年,10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大於1.2的,在28年中有13個年度,在2003年之後佔了9次。在這13次之中只有2009/10月為下跌的,其餘皆上漲。2000年後小於1.0的有6次,在2014/10月比值只有0.69反而出現上漲7.8點。

 

2012/10月比值只有0.3,創下10月份的最低比值。比值0.3的意思是一個月22個交易日中只有5個上漲日,卻有17個下跌日,漲1天下跌3天以上。這樣子窮凶惡極的下跌(月跌幅549點,-7.12%),卻是本波上漲的第3次打底的測試。

 

17T408台股加權指數 各年度10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註:比值1.5=12/8,約為漲3天跌2天。

 

10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10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7T409)所示,最大成交量為2007年的2157億元,28年來10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743億。

 

17T409 台股加權指數 各年度10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註:28年的10月日平均成交量為743

 

法人買賣超

 

(17T410)2005年以來的三大法人的買賣超金額累積,自2015/5月以來呈現下降的趨勢,在2016/1月底餘額達波段低點。2017/9月餘額為23841億元,比2016/9月增加3.7%

 

2017/9月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89億、-44億、-611億。法人合計為-744億元。法人賣超佔9月總成交量的-2.95% (-744/26105)

 

17T410加權指數與三大法人買賣超累積(2005起算)

註: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7T411)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2017/9月份借券賣出餘額為789萬張,月增加21.4萬張。

 

17T411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融資餘額

 

(圖17T412)為台股加權指數融資餘額,2002/1月~2015/12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總平均值為2388億元。單是10月份的平均值為2219億。2016年平均值為1330億元。2017/9月的餘額為1628億元,9個月的平均為1452億元。融資餘額連著4個月增加,顯示散戶有慢慢回流的跡象。

 

融資餘額在歐元危機的衝擊下,接著證所稅措施紛擾使其一瘸不振。2011/8月底餘額2366億元起至2017/9月,已連續73個月餘額低於平均值。

 

前幾次較長期低於平均值的期間有16個月,發生在2002/5~2003/8月。與及2005/3~2006/3月持續了13個月。還有2008/9~2009/11月共維持了15個月。

 

17T412加權指數的融資餘額

註: 2017/9月大盤收10384

 

17T413融資餘額 vs借券餘額(萬張)

註:

 

(17T413)比較集中市場的融資與借券餘額,融資餘額的張數自2010/12月以後,可以說是一路下滑,而借券餘額卻是一路上升。到了2015/812月之間,兩者在860900萬張間呈現膠著狀態。2017/9月借券餘額789萬張。融資餘額增加為900萬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10月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ockrum258 的頭像
    stockrum258

    258股會的部落格

    stockrum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