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股10月風雲2014

作者:瑞易

 

例行紀事

 

10月,增資股將持續出籠。

進入第4季為電子類股旺季:往常大陸十一長假、北美11月黑色星期五的以及聖誕節前的備貨拉貨潮。有無拉貨值得密切注意。

3季財報從10月31日延後至11月14日,維持核閱制。

 

1987/10/19道瓊指數大幅下跌508點 (逾 20%),是歷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 (最大單日跌幅是1914/12/12日:單日跌24.4%;最大單日下跌點數是2008/9/29日:單日跌777.68 (6.98%)。恆生指數下跌420.81(超過 10%)。使得香港聯交所宣佈10/20日至10/23日歷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割。台股9月份月K線也下跌873點(-19.4%)

 

聯準會每月購債規模在2014/9月已降至100億美元,為連續第七個月削減購債金額。預期聯準會將在10月結束量化寬鬆。

 

 

近來的新聞

 

2014/9/16金管會將向中央銀行爭取證券商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六大開放措施,包括「開放結構型商品連結台股」、「放寬投信基金投資台股上限30%」、「即期外匯交易擴及新台幣與外幣間交易」、「連結不涉及新台幣匯率的結構型商品」、「將可投資信用結構型商品的對象範圍,從境外專業機構投資人,擴大到所有非居民。」將有助於擴大券商的商機,並帶動台股量能。(UDN)

 

2014/9/22 輕度颱風鳳凰

140922T 

圖:中央氣象局

2014年侵台的第2個颱風,路徑怪異,前所未見。天氣怪人也怪,股市也搞怪,難以捉模。

 

 

去年2013/9/27日央行總裁彭淮南釋出的政策訊息:利率不會永遠處於低檔,必須注意利率調升的風險。央行暗示,台灣升息會掛鉤QE退場。

 

2014/9/1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領導一個廣泛的同盟擊退IS(伊斯蘭國),最終摧毀這個恐怖組織。9/22日美國與中東盟邦首度聯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IS)發動空襲,宣告這場反恐戰爭從伊拉克擴及敘利亞戰場。

 

2014/9/23日港人爭香港普選,香港中文大學的「百萬大道」匯聚1.3萬大學生罷課。9/28日占領中環,逾萬人先占領政府總部,但在警方清場威脅和施放催淚彈下,數萬名香港市民上街聲援,癱瘓金鐘和灣仔一帶。導致9/29日股市大跌,香港恆生下跌449點(-1.9%),台股也下跌29點(-0.32%)。

 

 

上個月的關鍵數字

 

表1   2014/9月收盤大盤關鍵數字

大盤

漲跌幅

-251

-469

-426

355

漲跌幅%

-2.71%

-4.97%

-4.54%

4.13%

連漲跌數

-1

-1

-1

+3

2014

最大漲幅

0.81%

0.19%

3.49%

6.15%

最大跌幅

-1.19%

-2.71%

-4.97%

-4.54%

上漲數

8

1

5

2

下跌數

13

3

4

1

漲跌比

0.62

0.33

1.25

2.00

成交量

日(億元)

週(億元)

月(兆元)

季(兆元)

當期

795

3713

1.69

6.04

10年平均

1075

5216

2.10

6.27

法人(億元)

自營商

投信

外資陸資

合計

月買賣超

(157)

6.9

(562)

(712)

年買賣超

(84)

(315)

2769

2370

信用交易

借券(萬張)

融券(萬張)

融資(億元)

收盤

餘額

540

49.2

2138

8967

月增減

23.2

5.1

44

周轉率

年增減

19.0

(15.5)

194

66%

註:

(1)融資餘額12年(2002~2013年)的月平均值2412億元,2012與2013年的月平均值分別為1869與1848億元。

(2)2014年的日最大漲幅為1.37%(8/22)與日最大跌幅-2.34%(2/5)

(3)日與週的最大漲跌幅為9月份的統計,成交量為9月的平均值

(4)週漲跌幅為當月最後一完整週(9/26)

(5)9月的月漲跌幅點數與%皆為2014/1月以來的最跌幅

 

擔憂市場可能會受各項不確定因素的影響,FED在10月結束購債後可能提早升息的預期、美國盟軍攻打IS股,以及香港為爭「真普選」發動一連串的抗議行動「佔中」、「罷課」、「佔中」…。台北股市在外資連續賣超下跌,9月大跌了469點(-4.97%)為2014年/1月以來的最大月跌幅。

 

2014/9月大盤月K線收8697點,下跌469點(-4.97%),枉費2014/7/15日高點9594點,突破新高。技術線型宣告中止已連6漲的季K線,年度仍維持在第3年的上漲中。目前為止,除了月K創下最大跌幅外,9/26K下跌251(-2.71%)Q3K下跌426(-4.54%)也是創下本年度最大跌幅。2014年年度的單日最大跌幅為(-2.34%)最大漲幅1.37%(8/22日)

 

融資餘額2138億元稍微萎縮。散戶的融資餘額在2/13日突破2000億元後,第1次連著5個月的月底餘額佔上2000億元。雖然大盤急跌可能會壓迫部分融資逼近斷頭,但是融資此時不減反增,顯是想要融資斷頭一時之間可能也不那麼容易,除非情況再迅速惡化。

 

20149月份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157億、6.9億、-562億。法人合計為-712億元。法人賣超佔9月總成交量的4.3% (712/16595),每下跌一點花1.52億元賣超(712/469)。9月份外資賣超562億元,為本年度的最大月賣超。

 

 

圖14T401 2014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3)

14T401 

註:2014年Q3計13週,Q4為第40週~53週,計14週。

 

以(圖14T401)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來看。2014年的漲跌次數比為25:14(比值1.79),9月份週的上漲與下跌次數比為1/3,下跌多了2次。

 

2014/10月份的週上漲機率25年的平均為1.02,近11年的平均值為0.74如(表2)。10月份為40~44週次,有3週的週漲跌比大於1.0 (40週、43週與44週)。

 

 

漲跌比

 

(表2)的漲跌統計,2003年之後無論是「週漲跌比」或是「日漲跌比」均劣於1989~2013年的漲跌比,從1.02滑落到到0.74與自1.04掉到0.98。

 

如果是以25年的統計值來看,10月天下跌的日子比上漲的日子幾乎一樣多。似乎是個作多作空兩相宜的合適日子。但是自2006~2013年,除了2008與2012年是跌的比漲的日多之外,其餘6年的上漲日要比下跌日多一些,日漲跌比皆在平均值之上。

 

表2 台股加權指數10月份日漲跌統計(1989~2013年)

 

1989~2013

次數比

上漲

14

56

282

下跌

11

55

271

漲跌比

1.27

1.02

1.04

 

2003~2013

次數比

上漲

6

20

115

下跌

5

27

117

漲跌比

1.20

0.74

0.98

 

註:

 

 

K

 

2014/9月季線收盤指數8967點下跌426點(-4.54%),宣告中止連6季上漲,如(圖14T402)所示。以技術分析來看,這一條由12682、10394、9859等多點連線構成的下降趨勢線,接受第2次支撐的測試考驗,低點在9/30日深入至8860點。能否反彈?是否會有第3次支撐測試,就看這2~3個月的表現如何?

 

 

圖14T402 大盤季K線

14T402 

2014/Q1收盤指數8849.28點創下13季的新高

2014/Q2收盤指數9393點創下27季的新高,2007/Q4最高9860,收盤8056點。

2014/Q3指數最高點9594點,收盤指數8967點。終止已連6漲的季K線。

 

 

 

10月K線漲跌

 

如(圖14T403)所示,統計(1989~2013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10月份為14:11,漲跌比值(1.27),上漲月數多於下跌月數。如果改為(2000~2013年)的漲跌次數比為為8:6,漲跌比值(1.33)。到這個階段為止,漲跌比值與9月份相同。再縮小為2003~2012年的漲跌次數比為6:5,漲跌比值降到1.2。比9月份還會跌。主要是2008年後全球金融紛擾不斷,台股的敏感體質容易受感染。還有10月的修正也為年底的作帳行情蓄積力量。

 

自1989年以來,年度的高點落在10月份有2次,在1994/10月的7228點與2007/10月的9859點(這是世界高峰之一)。低點落在10月份的也有2次,在1990年的2485點與2002年的3845點。兩次的低點都是股市崩盤後的最低點或是相對低點。10月是天秤座的月份(9/23~10/23),難怪高峰與深谷都曾經出現過。

 

 

圖14T403 台股加權指數月K漲跌比

14T403 

註:自2000~2013年的月漲跌次數比,10月為8:6

   自2003~2013年的月漲跌次數比為,10月為6:5

    1~9月的統計至2014/9月

 

 

(圖14T404)為台股加權指數10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1989年以來,25年的平均漲跌幅為-49點(0.08%)。上漲次數較多,平均值反而是負的,顯示下跌幅度較大,上漲幅度較小。平均跌幅為負,而平均跌幅%反而為正值,主要是受到幾次跌幅特別深的影響。上漲部分的平均值為300點(6.0%)。在14次的上漲中只有6次的漲幅大於320點,4.2%以上,其範圍是4.2%~22.7%。其餘8次的漲幅皆小於300點。下跌部分的平均跌幅達494點,-7.5%。11次下跌中有6次跌幅達470點以上,超過-7.1%(-7.1%~-16.0%)。

 

縮小範圍至2003~2013年,這11年的平均跌幅-49點(-0.98%)。最大漲幅為2003/10月的(434點,+7.7%),最大跌幅為2008/10的(-848點,-14.8%)。6次的上漲與5次下跌幅度平均值,分別是254點(3.60%)與-412點(-6.5%)。

 

從(圖14T404)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後的跌幅,比較上都顯得相對的大。顯示近年來10月的波動幅度變大的主要因素都是受國際金融災害與內部政策的影響。

 

 

圖14T404台股加權指數 10月K線漲跌幅( 1989~2013)

14T404 

註:2003~2013年的平均漲跌幅-49點(-0.98%)

 

 

 

10月月K的連續漲跌  10月與9月呈現負相關64%

 

(圖14T405)顯示,自1989年以來,10月份只有1989年最多連漲4個月。其次是2006年的連漲3個月,都是只有1次的紀錄。連漲2個月有4次,分別是1998、2007、2010、2013年。變盤為漲(1)的有8次(8/25)佔32%,上漲合計為14次。顯示這14次上漲中有8次是9月跌10月轉為上漲。

 

連跌5個月只有1次為2000年。連跌3個月的也是1次為1997年。2008年為連跌2個月。變盤為跌(-1)的有8次(8/25)佔了32%與變盤翻漲的次數相同,下跌合計為11次。顯示這11次中有8次是9月漲10月轉為下跌。合併漲/跌與跌/漲共計16次,表示10月的漲跌與9月呈負相關達到64%(=16/25)。

 

10月與9月的負相關為64%,就月漲跌的統計資料而言,顯示這是屬於「高機率」的數字。2014/9月大盤月K線收8967點,下跌469(-4.97%)。歷史上的10月發生了1次的股災,就是1987年美國道瓊指數的急跌重挫。不過以現在的月K線圖型看來,已跌到長期支撐趨勢線上附近。

 

2014/10月若是持續9月的下跌成為連2跌(-2)。(14T405)察知過去曾經有過3(3/25) 的連2漲,這3次的下一年度有2次是翻盤為漲(+1)。另1次是2008年的連2跌,這是金融海嘯的第2個月。如果2014/10月份上漲就是(+1),反轉翻漲,這樣機會的比重佔了2/3,比下跌多了1次。

 

 

圖14T405 台股加權指數 10月K連漲連跌月數

14T405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10月與9月呈現負相關的機率為16/25=64%。

 

 

10月各週的漲跌

 

(圖14T406)為各年度10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10月份的漲跌幅標準差為4.24%。表示10月的漲跌震盪略高於平均值。

 

從圖中可以發現漲跌幅大於4.0%的有10次,超過-4.0%的則有12次。漲幅大於4.0%的在2000年以前及以後各有5次。跌幅超過-4.0%的在2000年以前的有7次,在以後的有5次。這5次在2008年佔了2次(-10.6%)、(-7.7%),2009年1次(-4.0%),另外2次在2008年以前。

 

2003年以後的10月份,週跌幅在(3.0%~-3.0%)之間的共有37次(佔37/49),居多數。上漲大於3.0%有2次,下跌超過-3.0%的有10次。

 

2014/9月的最後一週,週K下跌251(-2.71%)為到目前為止本年的最大跌幅。

 

圖14T406台股加權10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14T406 

註:總計107週。2003~2013年小計49週。

 

 

10月份每日漲跌統計

 

圖14T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份的日K漲跌幅%

14T407 

 

 

 

(圖14T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份的日K漲跌幅%,10月份的最大漲幅超過3.1%的有26次(佔26/553=4.7%)分佈在10個年度裡(40%)。而在2003年以後只出現3次在2008年度。換言之,最近5年日漲幅沒有一次達3.1%。

 

最大跌幅超過-3.1%的也有31次(佔31/553=5.6%),比最大漲幅多了5次,分佈在11個年度(44%)。在2003年以後,僅2008年就出現5次,而其餘年度10月的日下跌幅度沒有1次超過-3.1%的。

 

最近4個年度,漲跌幅沒有超過±3.1%。2014年到9月底止,今年的最大漲幅為1.37%(8/22)與日最大跌幅-2.34%(2/5)

 

 

10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圖14T408)從1989年至2013年,10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大於1.2的,在25年中有12個年度,在2003年之後佔了7次。在1.0以下的有10次,近5年小於1.0的有2008年與2012/10月。尤其是2012/10月只有0.3,創下10月份的最低比值。比值0.3的意思是一個月22個交易日中只有5個上漲日,卻有17個下跌日,漲1天下跌3天以上。這樣子窮凶惡極的下跌(月跌幅549點,-7.12%),卻是本波上漲的第3次打底的測試。

 

(圖14T408)告知,日漲跌比值達1.44以上者,其下一年度的日漲跌比皆不出其右。

 

圖14T408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14T408 

註:比值1.5=12/8,約為漲3天跌2天。

 

 

10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10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4T409)所示,最大成交量為2007年的2157億元,25年來10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731億。2008~2011年4年的日平均為982億元。

 

2013/10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770億元,最大成交量1143億,最小成交量為652億元。

 

2014/9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795億元,最大成交量1005億,最小成交量為662億元。呈現量縮價跌勢垂危的現象。

 

 

圖14T409 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14T409 

註:25年的9月日平均成交量為731億

 

 

法人買賣超

 

(圖14T410~14T412)為三大法人在10月的買賣超,從2005年以來,自營商與投信都是買超少於賣超次數,買賣超次數比(4:5)與(2:7)。外資為(5:4)。就8年的平均金額而言,依序為-17.5、-15.3、10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平均是67.7億元。

 

2013年的10月台股加權上漲276點(3.38%)。自營商買超13.4億、投信賣超42億、外資呈現大幅買超753億為9年來的最大買超,三大法人合計買超724億。買超佔10月總成交量的4.08% (=724/17735)。

 

2014/9月台股加權下跌496(-4.97%)。自營商賣超157億、投信買超6.9億、外資呈現大幅賣超562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712億。賣超佔9月總成交量的4.3% (712/16595)

 

 

圖14T410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自營商10月的買賣超

14T410 

註:

 

圖14T411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投信10月的買賣超

14T411 

 

 

圖14T412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外資10月的買賣超

14T412 

註: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4T413)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融券餘額在2014/9月份增加4.3萬張,餘額為47.4萬張。借券賣出餘額為540萬張,月增加23.2萬張。融券佔借券的比率8.8%,比上月增加0.4%。融券與借券雙雙走高,大盤下跌了469點。

 

2014/9月底止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為2138億元,比上月增加44億元。融券餘額為49.2萬張,月增加約5.1萬張。資增券增價跌,籌碼開始出現紛亂。

 

 

圖14T413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14T413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融資餘額

 

(圖14T414)為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底的融資餘額,(圖14T415)為各年度10月份的資券增減的情形。

 

2002/1月~2013/12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總平均值為2412億元。單是10月份的平均值為2382億,略小於總平均值。但是比9月份些微增加32億元。

 

台股的融資餘額自2011/8月底的2366億元以來,已連續37個月低於平均值2011/08月以來的融資餘額最低為1708(2013/11)

 

前幾次較長期低於平均值的期間有16個月,發生在2002/5~2003/8月。與及2005/3~2006/3月持續了13個月。還有2008/9~2009/11月共維持了15個月。

 

2014/9月底止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為2138億元,比上月增加44億元。連著5個月的月底餘額佔上2000億元。

 

圖14T414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底的融資餘額

14T414 

註:

 

 

(圖14T415) 各年度10月份的資券增減與大盤月漲跌幅。「資增券增價漲」的有5次(佔5/12)為最多,表示多頭趨勢。其餘7次「資減券減價跌」佔了3次,表示人氣渙散。「資增券減」與「資減券增」各分配2次。價漲與價跌的各占了2次。

 

2002年以來每年10月融券增加最高為52萬張,出現在2002/10月。比9月份的最高多了36萬張。融券減少最多的為2004/10月的22萬張。比9月份的最多約減少36萬張。最近4年10月份融券增加的佔了4次,只是微幅增加。

 

融資增加最多的是2007/10月,增加了317億元,大盤上漲了235點(2.48%)。其餘6個融資增加的年度都不超過180億元。融資減少最多的是2008/10月,減少了465億元,大盤下跌849點(-14.8%)。其餘4個融資減少的年度也是不超出180億元。

 

圖14T415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0月份的資券增減

14T415 

註:

 

 

類股輪動

 

週漲跌幅合計為統計期間的週漲跌幅的算數合計,數值為正者表示上漲,數值愈大表示漲幅愈大。淨漲跌次數是上漲週數減下跌週數,當數值為正時表示上漲的週數多於下跌的週數。

 

(圖14T416)2007~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2007~2013Q4週合計漲跌幅,無論是大盤或是傳產大多數是負值,有些類股更是達到-30%以下。有的即使淨漲跌次數高達10次(表是漲多於跌),但是合計漲跌仍為負值,例如通信網路(14,-10.8%)。

 

在2013Q4的週合計漲跌幅(圖14T417),整個市場的氣氛幾乎完全改觀,多數類股的漲跌幅合計皆為正值。

 

圖14T416 2007~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T416 

 

 

 

(圖14T417)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傳產有5個類股微幅下跌,下跌最大的是食品與橡膠。漲的最多的類股為機電、汽車。

 

電子類有6個類股上漲,漲的最多的類股為資訊服務。2個下跌類股為光電與通訊網路。

 

圖14T417 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T417 

 

 

(圖14A419)為2014Q1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的統計。大盤週合計漲跌幅2.85%。傳產類股中只有機電9.86%與橡膠8.37%等2類大於大盤。電子類股8個類全數上漲,只有通信類股漲幅低於大盤其他7個類股的漲幅皆大於大盤的漲幅。

 

淨漲跌次數的情況幾乎與合計漲跌幅相似。

 

圖14A419 2014Q1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A419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

    總週數=13週

 

 

(圖14L420)為2014/Q2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統計,傳產類股下跌的前3名是玻璃、橡膠、營建。上漲的類股有機電、百貨,其餘傳產類股多數積弱不振。

 

電子類8各類股中只有資訊服務是下跌的(-0.7%),其餘皆上漲。上漲最大的有光電(16.1%)、電子零件(12.7%)與其他電子(12.9%)。

 

圖14L420 2014/Q2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L420 

註:

 

 

(圖14T421)為2014/Q3週類股輪動,由於2014/9月的大跌,導致Q3下跌。電子類股只有1類與傳產類股有5類股的漲幅大於"0”。漲幅較大的有運輸類(4.9%)、金融(5.4%)、其他電子(7.1%)。其餘類股的跌幅多數大於大盤的(-3.3%),化工類最深(-10.2%)

 

圖14T421 2014/Q3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T421 

註:統計13週,6/30~9/26日。

 

 

 

(圖14T422)週類股輪動,自2007~2012的10月份,週漲跌幅合計,在29個類股中只有2個類股是大於0的。他們分別是塑膠(11.1%)與油電(12.5%)。

 

以淨漲跌次數查看,在32週合計中能大於0的只有8個類股。最多的4次是玻璃,但是合計卻是負值。其餘7個類股則為2次。這樣慘兮兮的10月份,主要是受到2008與2011年重挫的影響所致。2012與2013的小幅上漲還未能彌補過去重挫所失去的。

 

圖14T422各年度10月份的類股週漲跌幅與淨漲跌次數(2007~2013)

14T422 

註:淨漲跌次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總數32週

   週合計漲跌幅為統計期間的週漲跌幅合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10月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ockrum258 的頭像
    stockrum258

    258股會的部落格

    stockrum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