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3月風雲2015
作者:瑞易
歷年來3月份的月漲跌比為17比9,上漲數遠多於下跌數,上漲機率為65%。依統計顯示3月份與2月份的漲跌關係為正相關62%,看來2015/3月份多頭仍有可為。2015/2月大盤上漲260點2.78%,個股漲幅大於大盤的有376檔。會輪到這376檔以外的個股嗎?這需要在1、2月大量買超的外資至少維持買超,連續賣超的自營商、投信轉為買超,散戶跟進。
例行紀事
德國漢諾威電腦展(CeBIT)將於2015-3/16日至3/20日展出。
股東會前的融券強制回補3月底鳴槍開跑。
年報應於3月底前揭露完畢,維持以往的查核簽證。
近來的新聞
2015/2/24日,央行3月起364天期定存單標售,從先前1,200億元加碼至1,300億元。央行每月加碼100億元,一年下來,等於多發一期1,200億元的364天期定存單,緊縮市場資金的意味相當明顯。貨幣政策拉「緊」報,顯示今年跟進美國升息機率相當高。(UDN)
2015/2/28日,為解決國銀高達新台幣1.5兆的人民幣「爛頭寸」壓力,金管會寶島債「三限原則」再破功!依現行規定,中資銀行來台發行的寶島債,「銷售對象」僅限專業投資機構與專業投資人,一般投資人(散戶)只能買本國或外商發行的寶島債。但金管會透露,中資銀寶島債可銷售對象將擴及一般散戶,目前櫃買中心正修訂相關規範,預計3到4月份就能上路。(自由)
2015/2/24~2/25日,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出席國會半年度聽證會。葉倫說:「強調修改前瞻指引不應被解讀為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一定會在未來兩場會議決議升息,是很重要的。調整前瞻指引應被理解為,FOMC認為情勢已改善到聯準會即將可以在任何一場會議升息。」
2015/2/24日歐元集團財長會議通過希臘提出的改革清單,希臘確定將獲得延長紓困四個月。這項紓困協議還必須交由德國、芬蘭等部分歐元區國家國會複決,華爾街日報指出,預料通過不成問題。
上個月的關鍵數字
表1 2015/2月收盤大盤關鍵數字
註: (1)融資餘額13年(2002~2014年)的月平均值2384億元,2012與2013年的月平均值分別為1869與1848億元。2014年為2046億元。 (2)2015年的日最大漲幅為1.74%(1/8)與日最大跌幅-2.43%(1/6)。 (3)日與週的最大漲跌幅為2月份的統計,成交量為2月的平均值 (4)週漲跌幅為當月最後一週(2/26)。 (5)2月的月振幅374點。月高點9700創下波段新高。2007/11月以來的新高。
|
2015/2月大盤月K線收9622點,上漲260點2.78%,持續第5個月的上漲,距離2007年的收盤9711只差89點。盤中高點9700,距離2007年的高點9860只差160點。這是睽違88個月以來難得一件的景象,可是股市好像沒有過去的熱鬧氣分。
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28億、-7.5億、955億。法人合計為919億元。出現外資單獨大幅買超。法人買超佔2月總成交量的8.55% (919/10751),每上漲一點花3.52億元買超(919/260)。
圖15M401 2015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4)
註:2015/3月的交易為9~12週共計4週 |
(圖15M401)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顯示,2015/2月的週漲跌,符合歷史統計資料的預期,3次全數上漲。3月的9~12週的上漲機率較高,第10週較低上漲比為1.2。
季K線
如(圖15M402)所示。以技術分析來看,這一條由12682、10394、9859等多點連線構成的下降趨勢線,已經多次測試成功。2015/2月仍然在上升軌道中挺進。Q1多空激烈交戰,多方暫時領先,持續季K第2次上漲中。靠的是勇冠三軍的外資獨立演出。
圖15M402 大盤季K線
註: 2014/Q4收盤指數9307點。10月中下探至8501低點,12月份低點8826點再度下探趨勢線的支撐。 2015/2月高點9700創下29季來的高點,自2008年3955點起漲的第25季。 |
3月K線漲跌
如(圖15M403)所示,統計(1989~2013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3月份為17:9。如果改為(2000~2014年)的漲跌次數比為為10:5,再縮小為自2003~2014年的漲跌次數比為9:5。統計結果顯示3月上漲機率有愈來愈弱的趨勢,主要是受2003~2005年連著3年都是下跌的影響。
自1989年以來,年度的高點落在3月的有2次,分別是2012年與2004年。低點落在3月份的也有2次,別是1994與2007年。
高點在3月的2004年之下一年度2005年的低點在4月,高點在12月。2013年的低點在1月,高點在12月。2014年的低點在2月,高點在7月。高低點很少連續出現的,因此2015年將上述4個月排除在外。
圖15M403 台股加權指數月K漲跌比 註:自2000~2014年的月漲跌次數比,3月為10:5 自2003~2014年的月漲跌次數比為,3月為7:5 |
(圖15M404)為台股加權指數3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1989年以來,25年的平均漲跌幅為88點(1.73%)。縮小範圍至2003~2014年的平均漲跌幅76點(1.29%),除了2009/3與2010/3月有亮眼的漲幅外,其他幾年的上漲實在是近乎枯水期,聊勝於無。
圖15M404台股加權指數3月K線漲跌幅( 1989~2014) 註:2003~2014年的平均漲跌幅76點(1.29%)
|
漲跌比
(表2)的漲跌統計,不論是26年的「漲跌比」平均值或是近12年的平均值,表現均是多方佔優勢,週漲跌比的表現雖然沒有最佳可是卻是最為穩定1.57~1.67,因此作週漲跌的會比較容易一些。
表2 台股加權指數 3月份日漲跌統計(1989~2013年)
|
3月月K的連續漲跌 3月與2月呈現正相關62%
(圖15M405)顯示,自1989年以來,3月份連漲5個月有1997/3與2013/3月計2次。近20年來最多只連漲2個月,共計7次。變盤為漲(1)的有5次(5/25)佔20%,上漲合計為16次。顯示這16次上漲中有11次是2月漲3月也上漲。
3月連跌最多的是2個月計有4次都在2003年以前。3月份變盤,由漲翻跌的有5次(-1),(5/25)佔了20%,下跌合計為9次。顯示這9次中有4次是2月跌3月也接著下跌。合併漲/漲與跌/跌共計16次,表示3月的漲跌與2月呈正相關達到62%(=16/26)。
2015/3月只有連3漲(+3)或是翻盤下跌(-1)的選擇。
圖15M405 台股加權指數月K連漲連跌月數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
3月各週的漲跌
(圖15M406)為各年度3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3月份的週漲跌幅標準差為3.49%、253點。
從圖中可以發現週漲跌幅大於4.0%的有16次,16次的平均值為6.43%,多數在2003年以前,在2003年以後的只有4次,其中最大的為2009/3/23週的429點(+8.65%)與2004/3/29週的413點(+6.73%)。
2011~2014年,這4年的3月份週漲跌幅被壓縮在(-2.6%~+2.6%)之間,價格冷淡,人氣渙散。2015年在預期股市揚升計畫下,看看會不會轉為活潑些。
圖15M406台股加權3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註: |
3月份每日漲跌統計
圖15M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份的日K漲跌幅%
|
(圖15M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份的日K漲跌幅%,3月份的最大漲跌幅超過3.1%的有19次(佔19/602=3.2%)分佈在10個年度(38%),也就是說另外16個年度的3月份中,沒有一天漲幅超過3.1%的。
最大跌幅超過-3.1%的也有15次(佔15/602=2.5%)分佈在12個年度(46%)。2003年之後有5個年度只出現1次,另外7個年度沒有跌幅超過-3.1%的。3月份在2003年以後的比起2003年以前的,要冷清許多。
2015年到2月底止,今年的日最大漲幅為1.74%(1/8)與日最大跌幅-2.43%(1/6)。
3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圖15M408)從1989年至2013年,3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的平均值1.34。26年中有11次大於平均值,2006年以後佔了6次。在1.0以下的有9次,在這之間的只有6次。
9次1.0以下的在2003年以後的佔了4次,這4次中只有1次在2008年之後,即2012/3月的0.9。
圖15M408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註:比值1.4=13/9,約為漲4天跌3天。 |
3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3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5M409)所示,最大成交量為2000年的2921億元,其次是2004年的2551億與2008年的2751億。2013年的3月最大值為985億,為10年來最大量的新低量。26年的日平均量則為945億元。
2014/3月的日均量955億元雖然低於政府預期的1150億元,但似乎已出現轉折回升的樣子。
2003年以後的最小量則以2003年的308億為最低量。2013年最低量為572億元,跌破2008年的最小量。
圖15M409 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
法人買賣超
(圖15M410與15M412)為三大法人在3月的買賣超,從2005年以來,自營商買超次數扯平(5:5)。投信(3:7)與外資 (4:6) 皆是賣超次數居多。
2014年的3月台股加權小漲210點(2.43%)。自營商賣超24億、投信賣超81億、外資買超666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609億。買超佔3月總成交量的3.05%(=609/19991)。
圖15M410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自營商3月的買賣超 註: |
圖15M411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投信3月的買賣超
|
圖15M412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外資3月的買賣超
註: |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5M413)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2014/3月底止的現況,融券餘額為36.8萬張,月減少15.5萬張。借券賣出餘額為522萬張,月減少0.7萬張。
2015/2月底止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為2041億元,月減少50億元。融券餘額為50萬張,月減少約8.4萬張。借券餘額顯示仍處在高檔的位置520萬張。3月底前面臨融券強制回補開跑,券單將會投鼠忌器。
圖15M413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
融資餘額
(圖15M414)為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底的資券餘額,(圖15M415)為各年度3月份的資券增減的情形。
自2002/1月~2014/12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總平均值為2384億元。單是3月份的平均值為2433億,略高於總平均值。在各月份平均值排名中,排名第2名。1~12月份的平均值範圍為2311~2433億元。
3月融資餘額的最大值為2008/3月的3300億元,最小值為2009/3月底的1452億元。2015/2月股價已越過3300億元的收盤價,融資餘額卻只有62%(2041億元),顯示近年來散戶對股市的心情有多冷淡。也顯示缺乏螞蟻雄兵的股市,法人、政府政策等好像已準備好了。
圖15M414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底的融資餘額
註: |
(圖15M415) 各年度3月份的資券增減與大盤月漲跌幅。「資增券減」為最多共有8次(佔8/13)。7次中只有1次是「價跌」,小跌17點。其餘7次全是價漲。
2002年以來3月份融券沒有1次是增加的,全部是減少的。融券減少最多為80.9萬張,出現在2004/3月,最少是2013/3月的10萬張,平均減少27.6萬張。
3月份自2002年起連著12年的「融券減少」現象,應該示是受到股東會前的券單強制回補逼近的壓力影響。
圖15M415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3月份的資券增減
註: |
類股輪動
(圖15F416)為2008~2014年的Q1類股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次數。週合計漲跌幅表現較佳的前5類皆是傳產類股依序為營建、橡膠、汽車、機電與化工類股指數。在電子類股以半導體、光電、電子通路等類股表現較佳。表現較差的是食品、鋼鐵、運輸、油電與電腦週邊,其中只有油電是下跌的。
淨漲跌次數表現較佳的前4類是機電、橡膠、其他與電子通路類股指數。
圖15F416 2008~2014的Q1淨週漲跌數與週合計漲跌幅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 - 下跌週數 統計期間:(計83週) |
(圖15J416)為2014年Q4類股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次數。週合計漲跌幅表現較佳的傳產類股依序為運輸、汽車、橡膠。電子類股以半導體、資訊服務、光電等類股表現較佳。表現較差的是飯店、食品、油電與其他電子。
圖15J416 2014年Q4淨週漲跌數與週合計漲跌幅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 - 下跌週數 統計期間: (計14週) |
自2008~2014年的3月份類股輪動如(圖15M416),在29個類股中全數類股皆是正值。最大的依序是橡膠(59%)、營建(57%)、其他(45%)、資訊服務(43%)。
以淨漲跌次數查看,只有2個類股是負值,油電(-4次)與飯店類(-2次)。
圖15M416 3月份的類股週漲跌幅合計與淨漲跌次數(2008~2014)
註:淨漲跌次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總數32週 週合計漲跌幅為統計期間的週漲跌幅合計 |
圖15M417 2015/Q1 週合計漲跌幅與淨週漲跌數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 - 下跌週數 統計期間:(計7週)至2月底 |
(圖15M417)為2015/Q1各類股的週漲跌統計,電子類股除了資訊服務下跌外,其他皆是上漲的,其中以電子零件表現最好。傳產類股中其他類股上漲8.3%奪冠,有8個類股指數上漲。有10個類股指數下跌,表現最差的跌幅較大的是造紙(-6.09%)。
(圖15M418)為2015/2月各類股的週漲跌統計,傳產有13類股上漲,6個類股下跌。8個電子類股中只有資訊類股下跌。漲幅超越大盤的有9個類股,以金融、其他、半導體表現較佳。
圖15M418 2015/02月週合計漲跌幅與淨週漲跌數
|
上月英雄與狗熊排行榜
表3 2015/2月英雄榜(股本10億元以上漲幅前25名)
註:不含TDR、金融類股 漲幅:13.8%~31%
|
表3 2015/2月狗熊榜(股本10億元以上跌幅前25名)
註:不含TDR、金融類股 跌幅:-6.8%~-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