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股12月風雲2014

作者:瑞易

 

例行紀事

 

12月是企業集團的年底作帳行情月。11月底似乎已悄悄的啟動出發。因為2014/11月外資創下今年度的最大買超953億元。

2014/1/6日開放現股當沖。政府寄望能藉此增加一些成交金額。辛苦努力將近一年的結果,幾乎是白忙一場。在911月的成交量連著3個月都回到2013年同期的水準,若是再扣除當沖量便會形成低於水準的現象。真是杯水車薪。

 

MSCI半年度調整2014/11/25日收盤生效,由於台股權重雙降,尾盤爆量178億元(佔當日成交量20.5%)下跌25.8點,收盤由紅翻黑急殺,終場下跌6點,收在9116點。11月總共發生了2次的尾盤爆大量的轉換現象。

2014年資訊月將於1129日登場,展出9天,有350家廠商參展。

 

 

近來的新聞

 

2014/11/11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即將簽署。

 

2014/11/17滬港通上路:滬港通分為「滬股通」與「港股通」兩大部分,允許上海、香港兩地投資人直接進入對方市場買賣股票。投資限額「滬股通」人民幣130億元與「港股通」105億元。只熱鬧的歡樂一天,接著連續的交易日額度都用不完,生意清淡。原來預期的熱絡完全落空。台灣散戶投資人如果有意參予A股,可以持台胞證直接在到大陸開戶,無須繞道「滬港通」與機構法人搶額度。散戶每人每年能「合法」匯入中國大陸的資金為僅5萬美元(約新台幣150萬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排定2014/12/4日審查由立委羅明才提案修正的證所稅「大戶條款」,放寬股市大戶課稅門檻至50億元(原案為10億元),全年交易額未達50億元者,資本利得擬全數免稅。

 

2014/11/29日九合一選戰,國民黨在縣市長慘敗,全部22縣市,民進黨贏得13席、國民黨6席,無黨籍3席;6個直轄市長當選人除台北市柯文哲,桃園市鄭文燦、台中市林佳龍、台南市賴清德、高雄市陳菊,都是民進黨籍;僅新北市朱立倫是國民黨籍。中選會公布:直轄市長加縣市長總投票率67.59%,政黨得票率,民進黨為47.55%,遠超過國民黨的40.70%。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預定在週三(12/3)中常會辭黨主席,郝龍斌與吳敦義相繼辭去黨副主席職務。行政院長江宜樺率內閣為敗選負責,12/1日總辭獲准。

 

選後第1個交易日(12/1),大盤開盤下挫149(1.62%),收盤時只下跌69(-0.76%),成交量880億元,還算正常。內閣含財政部長下台也許讓去掉證所稅的希望,重新燃起一線生機。

 

上個月的關鍵數字

 

1  2014/11月收盤大盤關鍵數字

大盤

漲跌幅

95.62

212.4

220.2

575

漲跌幅%

1.05%

2.37%

2.46%

6.68%

連漲跌數

+3

+2

+1

+3

2014

最大漲幅

1.77%

3.80%

3.49%

6.15%

最大跌幅

-2.84%

-5.06%

-4.97%

-4.54%

 上漲數

12

3

7

3

下跌數

8

1

4

1

漲跌比

1.50

3.00

1.75

3.0

成交量

日(億元)

週(億元)

月(兆元)

季(兆元)

當期

781

3903

1.56

3.37

10年平均

1075

5216

2.10

6.27

法人(億元)

自營商

投信

外資陸資

 合計

月買賣超

68.7

23.2

953

1045

年買賣超

(75.8)

(260.1)

3710

3374

信用交易

借券(萬張)

融券(萬張)

融資(億元)

收盤

餘額

550

54.8

1949

9187

月增減

-7.0

2.1

-42.1

周轉率

年增減

29.2

-9.9

5

77.4%

註:

(1)融資餘額12年(2002~2013年)的月平均值2412億元,2012與2013年的月平均值分別為1869與1848億元。2014/11月止平均為2046億元。

(2)2014年的日最大漲幅為1.77%(10/20)與日最大跌幅-2.84%(10/13)

(3)日與週的最大漲跌幅為11月份的統計,成交量為11月的平均值

(4)週漲跌幅為當月最後一完整週(11/28)

(5)11月的月振幅390點稍微低於2014年的平均值404點。下影線181點比實體多了3點。

 

2014/11月大盤月K線收9187點,上漲212點(2.37%),收盤9187回到本波段的上升軌道,也重新站上12682點的下降趨勢延線的支撐。2014年年漲幅回到575點(6.68%),年度仍維持在第3年的上漲中。

 

11月發生了2次的尾盤爆大量,11/19137億元(佔當日成交量15%),下跌1點。另一次是11/25179億元(佔當日成交量15%),下跌26點。推測應該都是MSCI調整所致。

 

2014/10月的日平均成交量778億元,為本年度的月份最低日均量。

 

融資餘額1949億元比上個月減少,散戶的融資餘額再次連2個月跌破2000億元。

 

201411月份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69億、32億、953億全數買超。法人合計為1045億元。投信是2014年來的連續第4個月買超,其餘前7個月皆是賣超。法人買超佔11月總成交量的6.71% (=1045/15567)。法人在11月份只賣超2天,買超18天,這樣籌碼轉到誰身上已是不言可喻。

 

2014/11月的借券賣出餘額達550萬張,比上月減少約7萬張。

 

圖14D401 2014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3)

14D401 

註:2014年Q1計13週,Q2為第14週~26週,Q3為第27週~39週,Q4為第40週~52週,計各13週。

 

以(圖14D401)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來看。2014年的漲跌次數比為31:17(比值1.82),11月份週的上漲與下跌次數比為3/1。

 

2014/12月份的週上漲機率25年的平均為2.0,11的平均值為2.8如(表2)。12月份為49~52週次,每一週的週漲跌比皆大於1.0。

 

 

漲跌比

 

(表2)的25年的統計值,12月份的「月」與「週」漲跌比值表現令人驚艷,高達4.0與2.0。2003年之後的「漲跌比」更是高達10與2.8,月漲跌11年中只有下跌1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表2 台股加權指數12月份日漲跌統計(1989~2012年)

 

1989~2013

次數比

上漲

20

75

309

下跌

5

37

256

漲跌比

4.0

2.0

1.2

 

2003~2013

次數比

上漲

10

36

142

下跌

1

13

100

漲跌比

10.0

2.8

1.4

 

 

 

 

K

 

2014/11月季線收盤指數9187點,漲220(2.46%),如(圖14D402)所示。以技術分析來看,這一條由12682、10394、9859等多點連線構成的下降趨勢線,在8月第1次支撐測試最低點為9015點。9月再次下探測試至8860點,10月更達8501點的深度。連著3個的測試觸及由12682、10394、9859等多點連線構成的下降趨勢線之延伸。11月收盤已站回上升軌道中。

 

圖14D402 大盤季K線

14d402 

2014/Q1收盤指數8849.28點創下13季的新高

2014/Q2收盤指數9393點創下27季的新高,2007/Q4最高9860,收盤8056點。

2014/Q3收盤指數8697點。

2014/10月月中下探至8501低點,11月收盤9187點。

 

 

12月K線漲跌

 

如(圖14D403)所示,統計(1989~2012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12月份為20:5,漲跌比值(4.0),上漲月數多於下跌月數。12月份也是全年度裡上漲率最高的月份。20次上漲中只有2011/12月出現黑K上漲,上漲(+167點,+2.43%),其他19個月K皆是紅K線。如果改為(2000~2013年)的漲跌次數比為為11:3,這3次分別是2000、2002、2007年。再縮小為2003~2013年的漲跌次數比為10:1,漲跌比值爆升到10.0,顯示最近11年,除了2007年在高檔因受「次貸危機」的影響而下跌,其餘年度都是上漲。

 

2013年的高點再次落在12月,使得自1989年以來,年度的高點落在12月份增加到高達7次,是所有月份最高的。這7次的下一個年度皆出現更高的指數。2014/12月若是要創下年度高點,必須要越過2014/7月的9594點。換言之,還有362點的空間要努力,比月平均振幅404點約低1成。

 

低點落在12月份的有3次,僅次於1月份排名第2。這3次分別是1992、2000、2011年,都是股市災難時或是之後。

 

圖14D403 台股加權指數月K漲跌比

14D403 

註:自2000~2013年的月漲跌次數比,12月為11:3

   自2003~2013年的月漲跌次數比為,12月為10:1

    1~11月的統計至2014/11月

 

 

(圖14D404)為台股加權指數12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1989年以來,25年的平均漲跌幅為272點(4.74%)。在12個月份中平均值的排名第一。上漲部分的平均值為432點(7.61%)。在20次的上漲中只有6次的漲幅大於432點的平均值。其餘11次的漲幅小於170點的佔了4次,其中3次出現在2008年之後。下跌部分的平均跌幅達370點,-6.73%。5次下跌中有2次跌幅大於平均值,一次是1998/12月跌759點,-10.6%。另一次為2000/12月跌518點(-9.85%)。

 

從(圖14D404)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6年的12月都上漲,是25年中的第一次連續6年的12月份上漲。這6年的平均漲幅為305點(+4.09%)小於上漲的平均漲幅。顯示近年來受國際金融災害與內部政策的影響不論有多激烈,到了12月的年底拜拜慶點,還是要向大盤指數致敬。2014/12月若是繼續上漲,成為再創紀錄的連著7年的12月皆上漲。

 

 

圖14D404台股加權指數12月K線漲跌幅( 1989~2013)

14D404 

註:2003~2013年的平均漲跌幅251點(3.6%)

 

 

 

12月月K的連續漲跌  12月與11月呈現弱正相關52%

 

(圖14D405)顯示,自1989年以來,12月份只有2006年最多連漲5個月。其次是連漲4個月的2010年。連漲3個月有3次,全落在2001年以前。連漲2個月高達6次,2003年以後佔了4次。變盤為漲(1)的有9次(9/25)佔36%,上漲合計為20次。顯示這20次上漲中有11次是11月漲12月也上漲。

 

連跌7個月只有1次為2000年。其次是2007年的連跌2個月,也是1次。這2個年度一個是股災年,另一個是次貸風暴。變盤為跌(-1)的有3次(3/25)佔了12%,下跌合計為5次。顯示這5次中有2次是11月跌12月也接著下跌。合併漲/漲與跌/跌共計13次,表示12月的漲跌與11月呈弱正相關達到52%(=13/25)。

 

2014/12月份出現最多的機會是上漲,這是符合正常的統計機率原則。2014/11月份連著第2個月上漲(+2)。如果2014/12月持續上漲則成為連漲3個月(+3),從(14D405)察知這樣的機會只曾在2001年以前曾出現過3次。如果2014/12月翻轉下跌為變盤(-1),也是有過3次機會。

 

圖14D405台股加權指數12月K連漲連跌月數

14D405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12月與11月呈現弱正相關的機率為13/25=52%。

 

 

12月各週的漲跌

 

(圖14D406)為各年度12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12月份的週漲跌幅標準差為4.03%近似25年的標準差4.04%。表示12月的週漲跌震盪約等於平均值。

 

從圖中可以發現週漲跌幅大於4.0%的有14次,超過-4.0%的則有9次。週漲幅大於4.0%的在2000年以後只有6次,但是在2009/12與2013/12月則只出現1次。

 

週跌幅超過-4.0%的在2000年以前的有4次,在以後的有5次。這5次在2008年佔了2次(-5.28%)、(-5.74%),在2009年以後1次也沒有。

 

2003年以後的12月份,週跌幅在(3.0%~-3.0%)之間的共有38次(佔38/49),居多數。上漲大於3.0%有7次,下跌超過-3.0%的有4次。

 

圖14D406台股加權12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14D406 

註:總計112週。2003~2013年小計49週。

 

 

12月份每日漲跌統計

 

圖14D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份的日K漲跌幅%

14D407 

 

 

 

(圖14D4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份的日K漲跌幅%,12月份的最大漲幅超過3.1%的有29次(佔29/565=5.1%)分佈在10個年度裡(40%),在年度排行中排名第1名,緊跟在後的是1月。而在2008年以後,只在2008/12月出現3次與2011/12月2次。其他3年的日漲幅沒有一次大過3.1%。

 

最大跌幅超過-3.1%的也有17次(佔17/565=3.0%),比最大漲幅少了12次,分佈在8個年度(32%)。在2008年以後,只有2008/12月出現3次這樣的跌幅,其他4年的下跌幅度沒有1次超過-3.1%的。

 

2014年到11月底止,今年的日最大漲幅為1.77%(10/20)與日最大跌幅-2.84%(10/13)

 

12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圖14D408)從1989年至2012年,12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大於1.19的,在25年中有15個年度,在2003~2013年10年之中,只有2002/12與2008/12月的比值小於1.2,分別是0.47與1.09。在1.0以下的有5次,近10年小於1.0的只有2011/12月。

 

2013/12月的比值達1.2(12/10),依(圖14D408)所示,比值達1.2的隔年度只有1991與2008年度的表現較差,而這兩年都是股災年。

 

圖14D408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14D408 

註:比值1.5=12/8,約為漲3天跌2天。

 

 

12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12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4D409)所示,最大成交量為2001年的2271億元,25年來12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806億,並無特別之處。2008~2011年4年的日平均為983億元。2013年12月的日最大值為879億。日平均量則為737億元,最低量為525億元。

 

2014/11月的日平均成交量為781億元,比10月少了41億。呈現輕微量縮的現象。回到2013年度的日平均值。

 

圖14D409 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14D409 

註:25年的12月日平均成交量為810億

 

 

法人買賣超

 

(圖14D410~14D412)為三大法人在12月的買賣超,從2005年以來,自營商與外資都是買超多於賣超次數,而投信正好相反。買賣超次數比自營商(8:1)與投信為(3:6),外資(9:0)沒有賣超過。就9年的平均金額而言,依序為39.3、-45.9、730億元。三大法人合計平均是720億元。

 

2013年的12月台股加權上漲205點(2.43%)。自營商買超14億、投信賣超50億、外資買超468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31億。買超佔12月總成交量的2.7%(=431/16207)。

 

201411月份大盤上漲212(2.37%),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69億、23億、953億。法人合計為1045億元。三大法人合計在連著2個月的賣超後再度轉為買超。法人賣超佔11月總成交量的6.71% (1045/15567),每上漲一點花4.9億元賣超(1045/212)。這是相當用力的買。

 

圖14D410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自營商12月的買賣超

 14D410

註:

 

 

圖14D411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投信12月的買賣超

14D411 

 

 

 

圖14D412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外資12月的買賣超

14D412 

註: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4D413)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融券餘額在2014/11月份增加2.1萬張,餘額為54.8萬張。借券賣出餘額為550萬張,月減少7.0萬張,大盤小上漲212點(2.37%)。借券在550~561萬張徘迴。融券佔借券的比率9.8%,比上月增加0.5%。

 

2014年1~11月借券賣出約增加了29萬張(550-521)。

 

圖14D413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14D413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2013/11/29收8407點

 

 

融資餘額

 

(圖14D414)為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底的融資餘額,(圖14D415)為各年度12月份的資券增減的情形。

 

2002/1月~2013/12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總平均值為2412億元。單是12月份的平均值為2382億,略小於總平均值。在各月份平均值排名中,排名第7名。1~12月份得平均值範圍為2341~2433億元。

 

台股的融資餘額自2011/8月底的2366億元以來,已連續39個月低於平均值2013/12的融資餘額為1945億,大盤收盤為8612點,上漲205點。

 

前幾次較長期低於平均值的期間有16個月,發生在2002/5~2003/8月。與及2005/3~2006/3月持續了13個月。還有2008/9~2009/11月共維持了15個月。

 

2014年行情到11月為止,雖已上漲576(+6.68%),但是融資餘額自1月的1949億元到11月的餘額又回到1949億。股價上漲而散戶的餘額卻是維持一樣,顯示散戶手中的股票減少了。看來倚天劍可能生鏽了

 

圖14D414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底的融資餘額

14D414 

註:

 

 

(圖14D415) 各年度12月份的資券增減與大盤月漲跌幅。「資增券增價漲」的多頭行情有6次(佔6/12)為最多。其餘6次「資增券減」佔了3次,其中只有1次是價跌的。

 

2002年以來每年12月融券增加最高為41萬張,出現在2008/12月。比11月份的最高多了6.5萬張。融券減少最多的為2002/12月的25.7萬張。2008~2012年金融災難斷續侵襲,12月份融券增加的佔了4次,除了2008/12月外,其餘3次的增加都不到6萬張,另外唯一1次的減少也才2.1萬張。2013/12月融券僅小額增加1.8萬張。

 

融資增加最多的是2005/12月,增加了281億元,大盤上漲了345點(5.56%)。融資減少最多的是2007/12月,減少了502億元,大盤下跌80點(-0.9%)。還有另外2個融資減少的年度除了2004/12與2011/12月分別減少34億與168億元。

 

2014/11月「資減券增價漲」,顯示散戶不看好行情。

 

圖14D415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12月份的資券增減

 14D415

註:

 

 

類股輪動

 

(圖14T416)2007~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圖14T417)為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2007~2013Q4週合計漲跌幅,無論是大盤或是傳產大多數是負值,有些類股更是達到-30%以下。有的即使淨漲跌次數高達10次(表是漲多於跌),但是合計漲跌仍為負值,例如通信網路(14,-10.8%)。

 

在2013Q4的週合計漲跌幅(圖14T417),整個市場的氣氛幾乎完全改觀,多數類股的漲跌幅合計皆為正值。

 

圖14T416  2007~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T416

 

 

 

(圖14T417)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傳產有5個類股微幅下跌,下跌最大的是食品與橡膠。漲的最多的類股為機電、汽車。

 

電子類有6個類股上漲,漲的最多的類股為資訊服務。2個下跌類股為光電與通訊網路。

 

圖14T417 2013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T417 

 

 

 

(圖14A419)為2014Q1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的統計。大盤週合計漲跌幅2.85%。傳產類股中只有機電9.86%與橡膠8.37%等2類大於大盤。電子類股8個類全數上漲,只有通信類股漲幅低於大盤其他7個類股的漲幅皆大於大盤的漲幅。

 

淨漲跌次數的情況幾乎與合計漲跌幅相似。

 

圖14A419  2014Q1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A419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

    總週數=13週

 

 

(圖14L420)為2014/Q2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統計,傳產類股下跌的前3名是玻璃、橡膠、營建。上漲的類股有機電、百貨,其餘傳產類股多數積弱不振。

 

電子類8各類股中只有資訊服務是下跌的(-0.7%),其餘皆上漲。上漲最大的有光電(16.1%)、電子零件(12.7%)與其他電子(12.9%)。

 

2014/Q2的類股漲跌情況(圖14L420)與2013/Q3(圖14L418)有些許的不同,與2007~2013Q3(圖14L417)則是有較大的差異。顯然,過去由傳產領軍的台股,現在又輪轉回電子股。

 

圖14L420  2014/Q2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L420 

註:

 

 

(圖14T421)為2014/Q3週類股輪動,由於2014/9月的大跌,導致Q3下跌。電子類股只有1類與傳產類股有5類股的漲幅大於"0”。漲幅較大的有運輸類(4.9%)、金融(5.4%)、其他電子(7.1%)。其餘類股的跌幅多數大於大盤的(-3.3%),化工類最深(-10.2%)

 

圖14T421  2014/Q3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T421

註:統計13週,6/30~9/26日。

 

 

 

(圖14D422)為2014/Q4週類股輪動,漲幅較大的有汽車類(8.4%)、運輸(9.5%)、半導體(10.5%)。跌幅較大的有食品(-5.7%)、飯店(-12.4%)、生技(-7.4%)等類股指數。

 

圖14D422  2014/Q4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D422

註:統計到11/28日止計9週

 

 

 

(圖14D423)為2007~2013年12月份的類股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次數所示。週漲跌幅合計沒有一個類股是小於”0”的。

 

圖14D423 各年度12月份的類股週漲跌幅與淨漲跌次數(2007~2013)

14D423 

註:淨漲跌次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總數30週

   週合計漲跌幅為統計期間的週漲跌幅合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12月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ockrum258 的頭像
    stockrum258

    258股會的部落格

    stockrum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