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易
揭開台股的神秘面紗
5-8大盤整走勢
常常聽到一些投資朋友談到:「他們沒有看錯,可是就是沒賺錢」。也看到一些朋友在盤整盤時,不是左右逢源,而是被上下追殺,賣在低點套在高點。在上漲段的獲利,常在盤整段時,被迫繳回。可見盤整盤不是容易操作的,股價的走勢不同,操作的觀念也必須適當的修正。
股價的漲跌,大多時間不是「漲」就是「跌」,「平盤」的機率小到可以忽略,雖然個股出現平盤的次數較多,但比例上仍是少數。股價的走勢卻有三種「上漲」、「下跌」與「盤整」,如[表3-4]所示(3-4節),盤整的次數比約為1/3。而盤整盤的移動平均線盤整的天數卻只有走揚或走跌的1/3~1/2左右。移動平均線盤整的意思是在這期間平均線忽上忽下的飄浮不定。例如盤整最少3天,表示這3天內可能是2天向上1天向下,或是相反。如果察看(MA21)在盤整時的連續走揚或走跌天數,將會在15天以內,且常常少於15天。也就是說其走揚或走跌大約只有期望值的60%~70%,即是MA21*0.7=15或是MA63*0.6=38…。使得依移動平均線的操作變得比較困難掌握。
表3-4 加權指數移動平均線走勢延續統計 統計期間:日K線MA21與MA63為1989/1/15~2011/3/24。 週MA13為1989/8/28~2011/4/28
註:股價延續天數未達「最少值」,且隨後的走勢反覆震盪的,均列入為「盤整」。
|
表5-14 台股加權指數_大盤整期的乖離率
|
[表5-14]是從台股加權指數20多年來的日K線中挑出四筆加權指數的大盤整盤,統計這期間的乖離率。。這四個大盤整段並不是[表3-4]的盤整,但是包含了[表3-4]的盤整。
[表5-14]與[表4-4](4-3節)上漲段的乖離率比較,[表5-14]的(Bias21)最小值無差異,最大值即使不考慮3411到6484的最大反彈波下,也顯得較小。(Bias63)與(Bias170)的最大值則顯得比較小,至於最小值(Bias63)也沒有很大的差異,但是(Bias170)則大很多(虧損較少)。
[表5-14]與[表4-5] (4-3節)下跌段的乖離率比較,[表5-14]的(Bias21)最大值兩者數據相近,最小值則比較大。(Bias63)最大值並無顯著的差異,最小值則比較大(虧得較少)。(Bias170)最大值沒有很大差異,最小值則大很多(虧得較少)。
[表5-14]四個盤整段的振幅,有三個約在1500點左右,1999年那一次的振幅為1934點。盤整期間長達近一年或以上其日K線圖如[圖5-40]~[圖5-43]所示。
[圖5-40] 2011/2/8連續重挫後的走勢與[圖5-26]1994/10/4接連重挫後的走勢大體上有幾分相似。
圖5-40 盤整盤例一_7228~5667
|
[圖5-40]的股價多次的跌破移動平均線,也多次的站上均線。MA21與MA63、MA170也是死亡交叉與黃金交叉,頻頻交互出現。多空雙方交戰半年之久,最後臣服於長天期均線之下,接著才出現空頭排列。
圖5-41 盤整盤例二_8711~6776
|
[圖5-41]、[圖5-42]中,均線、股價交互糾結,「黃金交叉」、「死亡交叉」頻頻交互出現。這種階段,作不好不如休息養性。不必強迫自己一定要有作為,鬥不過時,只會落得遍體鱗傷。等待多空雙方交戰的最終結果,股價站上MA63、MA170,出現黃金交叉,接著多頭排列,一舉攻克前波高點。才出手進場不太太遲。
圖5-42 盤整盤例三_6773~5225
|
圖5-43 盤整盤例四_8474~7023
|
[圖5-43]大盤走的是一個三角型修正的圖型,不像[圖5-41]、[圖5-42]盤整中有盤整。但也是均線、股價交互糾結,「黃金交叉」、「死亡交叉」頻頻交互出現。約在1400點的範圍內來回震盪。這種盤整殺起來,風聲鶴唳,迅速重挫。反彈上漲卻不是個個有份,沒跟對股上對車的,只好說抱歉了,也許下次發車的就是你的班車了。
盤整盤在葛蘭碧的操作法中,多了頭部「Tp」賣點、「F」賣點與「Bm」買點「A」買點。這些買賣點,在過度樂觀或是過度悲觀的投資者眼裡,常常被錯誤判斷。將賣點誤為買點,或是買點誤為賣點。
如[表3-4]所示(3-4節),在趨勢走揚或走跌時,移動平均線(MA21)的延續天數可達21天以上,平均約為34~40天。然而在大盤整盤時,延續天數都明顯的縮小。參考[圖5-40]~[圖5-43]可以直接算出來,有時一波比一波短。因此,當盤整盤若是抓不它時,休息可能是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