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後的台股行情2013
作者:瑞易
陽曆與農曆的交會週期多數為19年,因此,2013年的春節與1994年的春節同樣都是2/10日,Ex:如(表1)圖色部分。從(圖12D501)可以看出這樣的周期循環與股市循環無關。
各年度的春節日如(表1)所示。多數約落在1/22~2/18日之間。自1989~2012年,落在元月份的有9次,其餘15次皆在2月份。
表1 春節元旦
註:封關日為除夕前的第3個交易日。Ex: 2013/2/6日為封關日,即最後交易日。 黑色粗體字表示春節落在1月份 陽曆與農曆的交會週期為19年,Ex:圖色部分的春節為同一天 |
春節月的月K線漲跌
月曆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春節月」,為了方便統計分析春節前後的台股行情,將「封關」前與開「紅盤」後各10個交易日,合計的20個交易日統合為「春節月」。2013年春節月的開始日為1/24,截止日為3/1日。同時再將這20個交易日以5個交易日為一週,劃分為封關前2週、開紅盤後2週,共計四周觀察行情。若不是這樣做,則只能比較2月對1月的漲跌,這樣的觀察可能失真,對研判短期行情助益不大。
2013/2/6日為封關日,因此,這4週的開始日分別為1/24(四)、1/31(四)、2/18(一)及2/25(一)。正好為元月底的最後一週與2月的第一週,還有2月底的後2週。
如(圖12D501)所示,統計(1989~2012年)的月K漲跌比1月份與2月份分別為12:12與15:9。如果改為(2000~2012年)的元月份月漲跌次數比為7:6,2月為7:6。再縮小為自2003~2012年的元月份月漲跌次數比為4:6,2月為7:3。
有趣的是,2000年以後,當1月為漲時,2月便下跌。反之,當1月為下跌時,2月便上漲。這之間只有2004年與2012年是例外的,1月、2月兩個月都漲。從在1999年向前推回1989年,也示只有1989與1997年兩年的1、2月都上漲的。
圖12D501 台股加權指數月K漲跌比 註:自2000~2012年的元月份月漲跌次數比為7:6,2月為7:6 自2003~2012年的元月份月漲跌次數比為4:6,2月為7:3 |
現在將改用「春節月」來觀察春節前後的行情,情況則稍許不同。自1989~2012年的24年中,月K線上漲17次,下跌7次。如(圖12D502)所示。17:7的比數要比2月份的15:9表現還要好。
若是縮小為(2000~2012年),其比值為8:5。還是比2月份的7:6要好。再縮小為自2003~2012年的月漲跌次數比為5:5,才出現比2月的7:3小的現象。主要是2010、2011年受的歐債危機的影響。
2012年春節月的台股加權漲了828點(+11.7%)為16年來排名第3名。是11年來的高標。2003年以後,不計2012年的最大漲幅只有422點(+6.98%)/2004年,最大跌幅442點(8.85%)/2003年。2006~2011年的漲跌幅不超過±140點(±2.0%)。
(圖12D503)為春節月的月K線,2003年以後的K線實体多數不大,漲跌幅度多數很小。
圖12D502台股加權指數春節月月K線漲跌幅( 1989~2012)
註:春節月-為封關前10個交易日至開紅盤後10個交易日 春節月月K線上漲17次,下跌7次 |
圖12D503台股加權指數春節月月K線圖(1989~2012)
|
春節前後各週的漲跌
從(圖12D504)前後各二週的漲跌次數比,可看出前2週(「-2W」)下跌的機會比其他3週要高很多。2003年以後漲跌比值統計只有0.4(3/7),也比以前的統計1989年以後的下跌機率高。
開紅盤後第2W上漲的機率最高,2003年以後漲跌比值高達4.0(=8/2)。所以,在開紅盤後視機買進作多勝算大。
由此看來,「長假效應」的確存在。而且想要賣股還要懂得「賽局理論」,要先卡位,找對時間。還有長假前,有錢的、敢賭的投資人雖然風險高,但是勝算也高。
圖12D504台股加權春節前後各週的漲跌次數比
註:「-2W」為春節前2週,「1W」為春節後1週 1989: 統計1989~2012年。 2003:統計2003~2012年。 比值Ex. 2.0=16/8 ( 1989) 1.5=6/4 (2003) |
春節月份的週K線
從(圖12D505)的週K線也可看出2003年以後的春節週大多數表現不怎麼樣,2012年表現不錯除外。
圖12D505台股加權春節月份的週K線(1989~2012)
註: |
各年度春節週的週漲跌次數比
從(圖12D506)的週漲跌次數比,可看出2003、2007、2010年這3年的週漲跌比皆為0.3(=1/3),即只有1週是上漲的,其餘3週皆是下跌的。2012年表現不錯,比值=4 表示4週全數上漲,沒有一次下跌。(參考圖12D505)。1998年以後有3次4週全上漲的年度,在其下一年度的春節週都還有維持3/1的上漲機會。這樣的統計樣本雖然未達有效樣本,不過似乎還可期待。
24年來沒有一次是4週全數下跌的,卻是有6次是全壘打。
圖12D506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的週漲跌次數比
註:比值=4 表示4週全數上漲,沒有一次下跌。 24年來沒有一次是4週全數下跌的。 |
各年度的春節週漲跌幅%
2003年以後,各年度的春節週漲跌幅%多數落在( -2.6%~3.2%)的範圍。超出這個範圍雖然是少數,卻是幾乎每年都來一次。而且在「-2W」下跌時的跌幅都相對較大。漲幅大於3.2%有4次(4/40=10%),跌幅超過-2.6%有5次(5/40=12.5%)。而且在「-2W」週跌的重的,開紅盤上漲的機率高。
圖12D507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的各週漲跌幅% 註:紅色標點為個年度的前2週,即前第10個交易日。 紅色標線範圍為( -2.6%~3.2%)。 |
春節月份每日漲跌統計
表2 台股加權指數春節月份日漲跌與成交量統計(2001~2012年)
|
如果從(表2)的春節月每日漲跌幅統計查詢,最大漲幅為5.27%,最大跌幅為(-6.51%)。再進一步的觀察每年的春節月日漲跌幅統計,如(圖12D508),可以發現上述的最大值皆發生在股市出現疑慮之時或之後。到了2011年與2012年時,漲跌幅度的全距皆出現收斂的現象。2012年的最大漲幅為2.4%,最大跌幅為(-1.09%)。2012年的春節月裡,股市的表現算相當平穩,沒有巨幅波動。
圖12D508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月份的日K漲跌幅%
|
春節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從1989年至2012年,春節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多數在(1.0含~2.0)之間,24年中有12次。在1.0以下的有7次,2.0以上的有5次。
比值在2.5以上的下一年度,其比值皆出現下跌的現象,甚至有的還滑落到1.0以下。2012年的漲跌比高達2.5(=15/6),即上漲15天下跌6天。若是能依此推測,2013年春節月的日漲跌比能維持在1.3(=12/9),即漲4天跌3天,應算是不錯的。比值2.5下一年度比值滑落1.0以下的,未曾發生。
圖12D509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註:比值=15/6 = 2.5 (選擇範圍為春節前11天後10天的交易日 |
春節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春節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2D510)所示,成交量的起伏相當大。2012年的春節月最大值為1699億,同時也是當年度的最大量。平均值1168億比全年平均819億還高出349億,42.6%。最小值706億當年度的最小量408億還多出298億,約73%。2013年春節月在卸除各項利空信息之後,股市能否恢復信心就看量能表現了,恢復1000億以上的平均水平。
圖12D510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
法人買賣超
(圖12D511與12D512)為三大法人在春節月的買賣超合計,從2005年以來,投信好像常常在與自營商、外資等對作。這8年中,外資出現賣超的次數與買超均等都是4次。外資賣超的4次台股出現下跌的機率高。只有2009年例外,出現微幅上漲。
2012年得春節月台股加權漲了11.7%為16年來排名第3名。是11年來的高標。自營商買超140億、投信賣超46億、外資買超806億,合計買超900億。買超佔總成交量的3.79%(=900/23764)。
自營商140億與外資806億的買超均遠大於其在1、2月的平均買超量(2005年以來),自營商也同時超過在1、2月的最大買超量(42、121億),外資則勢已趨近於在1、2月的最大買超量(991、1145億)。
2013/1/18日止合計三大法人的買賣超,自營商、投信與外資分別是9.8億賣超、57.7億賣超與賣超43億。
圖12D511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自營商&投信春節月的買賣超合計
註: |
圖12D512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月的外資買賣超合計
註: |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2D513)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2013年統計至1/18日止的融券與借券餘額現況。1/18日的融券餘額為76.5萬張,借券賣出餘額為436萬張。借券餘額顯示處在高檔的位置,融券也稍微偏高。
圖12D513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
融資餘額
(圖12D514)為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封關前11天的資券餘額,(圖12D515)為各年度春節月的資券增減的情形。
2012/1/4~2/9日融資餘額1927增加到1964億元增加36.5億元,融券餘額74.6到75.1萬張增加5千張。台股加權漲了11.7%為16年來排名第3名。是11年來的高標。而三大法人中的自營商與外資都呈現買超。
2013/1/18日止融資餘額1836億元,融資處在低檔水平,比2012年的1927億元稍底。而融券接近高檔與2012年的75萬張相近。
圖12D514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封關前11天的資券餘額
註: |
(圖12D515)在1999年以前沒有融券增減的資料,是因為沒有查到融券資料的緣故。「資增券增」價漲,表示此期間散戶看法不一。「資增券減」價漲,表示散戶的空方棄守。「資減券減」價漲,表示多方散戶獲利退場。「資減券減」價跌,表示散戶退潮。
2003年以後的10年,資券同步的有6個年度佔大多數。
圖12D515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春節月的資券增減
註: |
總結
若是在春節前2週買進,然後在開紅盤後2週內賣出。依(表3)的統計,2003年以後跨過春節變得比以前較不容易獲利,2012年除外。抓住短線的漲跌起伏,短打取分看來似乎是容易一些。
表3 春節月份漲跌比統計
|
封關日、開紅盤日與春節月的漲跌關聯
如(表4)所示,封關日與開紅盤日都上漲時,春節月上漲的機率有50%。如果封關日上漲與開紅盤日下跌時,春節月上漲的機率有13%,兩者合計為63%。如果封關日下跌與開紅盤日上漲時,春節月上漲的機率有8%,兩者合計為58%。
2013/2/6日封關上漲19.7點0.25%,不論2013/2/18開紅盤是漲是跌都會提高春節月上漲的機率至58%~63%。而春節月下跌的機率目前的預期最高機率為17%。顯示上漲的勝率為58:17。
2013/2/6日收盤的其他關鍵數字,法人2月買賣超自營商買超15億、投信賣超14億、外資買超263億元。融資餘額1734億元,減少。融券餘額57萬張,減少。借券餘額400萬張(僅上市公司) ,減少。
表4封關日、開紅盤日與春節月的漲跌關聯
|
表5封關日、開紅盤日與春節月的漲跌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