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易
揭開台股的神秘面紗
5-2 股價的運動
5-2-1 日K線股價連續漲跌的成功率
股價運動的行程,統計台股加權指數日K線,自1995/8/15~2011/2/25止,將其劃分為「上漲波段」(牛市)與「下跌波段」(熊市),分別統計其股價連續漲或連續跌的成功率情形。如[圖5-6]為各上漲波段的連漲與連跌成功率,從圖中可明確的看出多頭市場中,從連續2天到連續9天都是漲多於跌。漲2天或跌2天的成功率為(55%,44%),能夠連續3天的連漲、連跌降到(31%,19%),費波納西數列的5與8,連漲、連跌的成功率分別為(8.5%,3.8%)與(1.3%,0.4%)。
如[圖5-7]所示,為各下跌漲波段的連漲與連跌成功率平均值。在1988/9/24郭婉容的證所稅事件使股市連續19天無量下跌,創下的連跌記錄,至今所有空頭波段的連跌,連邊都碰不上。下跌波段的連漲連跌幾乎是上漲波段的翻版,只是漲跌位置互換。漲2天或跌2天佔大多數為(24%,55%),能夠連續3天的連漲、連跌降到(16%,34%),費波納西數列的5與8,連漲、連跌的成功率分別為(5.3%,12%)與(0%,1.0%)。
無論是多頭的連漲或是空頭的連跌,能夠延續8天的成功機率十分渺茫。另外,不論是「上漲波段」或「下跌波段」,各個波段的上漲日數與下跌日數的總計比,接近1:1。例如某一「上漲波段」的上漲日數總計為50天,「下跌波段」的下跌日數總計也是50天左右。此點與[表1-1]的統計一樣的。這樣的結果讓人容易猜到下次漲跌的機率,好似普克牌一般,當已出現三張「Ace」或四張「A」時,下張出現「A」的機率已了然於胸,根本不需計算。
對個股而言,最大的連漲連跌有高達11天的,但畢竟是少數的少數。能夠連漲連跌6天以上的機率,即使是強勢股也比大盤好不了多少。意思是將大盤的連漲連跌直接應用於個股也不會太差。
不要以為連漲或連跌4天的成功率只有20%,很低。它表示每漲跌5次中就有一次會是連漲或連跌4天以上。在不考慮盤整段的情況下,連漲4天以上多數發生在上漲段,而連跌4天以上多數發生在下跌段。
圖5-6 台股加權指數連漲與連跌成功率 統計期間:1995/8/15~2011/2/25的上漲波段
|
圖5-7 台股加權指數連漲與連跌成功率 統計期間:1995/8/15~2011/2/25的下跌波段
|
5-2-2 週K線股價連續漲跌的成功率
再看一看台股加權指數的週K線,其統計方式與日K線的統計相同。將股價的走勢分為「多頭」、「空頭」及「盤整」三類。在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多頭」與「空頭」各取四個波段樣本,個別統計分析其連漲連跌的狀況。
令人訝異的是其結果竟然與日K線連漲連跌的統計相似。[圖5-8]為上漲波段的週連漲與連跌成功率,從圖中可明確的看出多頭市場中,漲多於跌。漲2週或跌2週佔大多數,成功率為(58%,33%),能夠連續3週的連漲、連跌降到(38%,11%),費波納西數列的5週與8週,連漲、連跌的成功率分別為(19%,0%)與(8.8%,0%)。
如[圖5-9]所示,為各下跌漲波段的連漲與連跌成功率平均值。下跌波段的連漲連跌,當然也是下跌波段佔優勢。漲2週或跌2週佔大多數為(25%,57%),能夠連續3週的連漲、連跌降到(7.6%,36%),費波納西數列的5週與8週,連漲、連跌的成功率分別為(1.3%,10%)與(0%,0%)。
圖5-8 台股加權指數週連漲與連跌成功率 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取樣四個上漲波段
|
圖5-9台股加權指數週連漲與連跌成功率 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取樣四個下跌波段
|
若是不區分「多頭」、「空頭」及「盤整」三類。以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全期統計的週連漲與週連跌的成功率如[圖5-10]及[圖5-11]所示。比較[圖5-8]、[圖5-9] 及[圖5-10] 、[圖5-11],不區分趨勢的連漲與連跌的成功率都下降了,2週的成功率,上漲波段從58%下降至約48%,下跌波段從57%下降至45%。3週的成功率,上漲波段從38%下降至27%,下跌波段從36%下降至21%。這樣的現象隱含著當週K線出現2週漲2週跌,或3週連漲連跌不易出現時,可先以盤整盤勢視之。
價格的連漲連跌與移動平均線的連續走勢,正好可以相互搭配,作為操作上的參考。參考[表3-4]與[圖3-14]~[圖3-19]。
圖5-10台股加權指數週K連漲成功率 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 (不分上漲、下跌波段)
|
圖5-11台股加權指數週K連跌成功率 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 (不分上漲、下跌波段)
|
5-2-3加權指數週K的漲跌幅統計
加權指數的每日漲跌幅,如[圖1-1]在(-3.2%~3.2%)之間佔了95.5%,標準差為1.6%。多數落在(-1.0%~1.0%)之間,約為58%。漲跌的幅度在週K線又會是如何的狀況呢?
從1989/5/1~2011/4/25的週K線中的最大漲幅是24.7%,最大跌幅為22.4%,在總計1160週中抽取四個大上漲波段與四個大下跌波段,上漲波段計有353週,下跌波段共有248週,分別統計分析其漲跌幅的區間為何?
[圖5-12]上漲波段的漲跌幅在(-6.0%~6%)之間佔了95.8%,多數落在(-3.0%~4.5%)之間,約為85%。因此,在上漲波段中如果突然出現下跌超過3.0%以上時或是連著2周跌幅達4.5%以上時要特別注意反轉的可能。尤其是歷經一段上漲波之後。
上漲波段漲跌幅的平均值為0.8%,若是只看漲幅,其範圍為(0.1%~9.1%),平均值為2.3%。只看跌幅,其範圍為(-0.1%~-8.6%),平均值為-2.3%。
[圖5-13]下跌波段的漲跌幅在(-15%~9%)之間佔了95.6%,多數落在(-6.0%~6.0%)之間,約為81%。因此,在下跌波段中如果突然出現上漲超過4.5%以上時或是連著2周漲幅達7%以上時要特別注意反轉的可能。尤其是歷經一段下跌波之後。
下跌波段漲跌幅的平均值為-1.8%,若是只看漲幅,其範圍為(0.4%~13.1%),平均值為4.3%。只看跌幅,其範圍為(-0.4%~-14.5%),平均值為-4.8%。
雖然在上漲波段中,上漲的次數遠高於下跌的次數,但是就漲幅而言,上漲波段並未高於下跌波段,只是漲跌幅的區間縮小了。在下跌波段中,跌幅明顯比上漲波段深,無論是在95%範圍的區間,或是81%範圍的區間,下跌段的跌幅約為上漲段跌幅的2倍。(-15%/-6%=2.5倍 ;-6%/-3%=2.0倍 )
圖5-12 台股加權指數週K線漲跌幅統計 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的四個上漲波段,共353週
|
圖5-13 台股加權指數週K線漲跌幅統計 統計期間:1989/5/1~2011/4/25的四個下跌波段,共248週
|
5-2-4 週K年度各週漲跌幅與次數統計
[圖5-14]為1989~2011年年度週漲跌次數比的記錄,也就是分析每年約52週中上漲的週次數與下跌的週次數相比。23年來漲跌次數比小於1的有8次,等於1的有1次。這樣表示,23年來有14年的每年的週上漲大於週下跌。連續2年以上比值小於1的只有一次,在2000~2002年連著3年都小於1。有3次比值達2.0以上,比值2.0的意義為一年52週中上漲/下跌比為34/17。在比值大於1.6以上的下一個年度幾乎都是跌到1.0以下。
圖5-14 1989~2011年年度週漲跌次數比 23年來漲跌次數比小於1的有8次,等於1的有1次。
|
圖5-15 年度週漲跌幅%最大值與最小值
|
[圖5-15]為個年度的最大漲跌幅%。在2003年以後的年度最大漲的幅度縮小到10%以下。最大的漲跌幅度都呈現所小的趨勢,可能表示投資人近年來愈趨謹慎。
圖5-16 各週次在1989~2011年的漲跌次數比 不是每一年都有第52週,23年中只有14次。 在第23週(6月)~42週(10月/中)比值小於與大於1的各有10次
|
圖5-17 2011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對照 不是每一年都有第52週,23年中只有14次。
|
[圖5-16]為各週次在1989~2011年的漲跌次數比。在一年52週中比值小於1的有計有15次,出現在第15週到第46週之間,多數集中在第25週至第42週之間,第二個跌幅熱區是第15週~21週之間,約在4、5月間。在第47週至52週大漲的機會高。在第1週至14週則是漲多於跌。
[圖5-17]為2011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的對照。2011年沒有第52週的交易。2011年的上漲下跌比為0.7(=21/31),如[圖5-14]所示。將2011年漲少於跌的折線圖與年度作比較,大致上都能符合歷史的記錄。年度的最大跌幅為-9.15%,最大漲幅為5.25%。在2011年盤整與下跌的走勢中,漲幅>2.0%與跌幅<-2.0%時,隔週多數出現反彈。這時若是存著不同的趨勢心態,一定慘遭痛宰。
至於年度各週次的漲跌幅最大與最小值如[圖5-18]所示。
圖5-18 1989~2011年各週次的漲跌幅最大與最小值
|
5-2-5台股K月線漲跌統計
統計台股加權指數1月~12月間的漲跌次數如[圖5-19]所示,上漲次數高於下跌次數的月份有2、3、9、10、11、12等6個月份。下跌次數居高的月份有1、4、5、6、7、8等6個月份,但其中的1、4月下跌的次數比近乎於1。印證了市場上的傳言「五窮六絕,七上八下」,實在不是普通散戶投資股票的好時機。8月底到12月才是投資股票的好日子。請別誤會,在此並非說明5~8月絕不作多股票,只是說明這段期間的下跌機率比較高而已。買賣交易還是視當時的趨勢而定。
圖5-19 台股加權指數每月漲跌次數 統計期間:1989/1~2011/12月
|
如[表5-1]所示,月漲幅的排名為:第一名1990/1月2430點,第二名為1989/5月的1899點,第三名為1993/12月的1717點。如果將1995年(不含)以前的資料剔除,重新排名。前三名分別為2000/1月1296點,2001/1月1197點,1999/6月1151點。單月漲幅超過1000點的還有1998/2月1117點,2001/12月1110點,1996/4月1102點,1997/7月1036點。從這些數據發現,單月大漲之後接著常常是連跌的開始。
月跌幅的排名為:第一名1990/6月-2241點,第二名為1990/5月的-2002點,第三名為1990/8月的-1983點。又是由1990囊括前三名。仍然將1995年(不含)以前的資料剔除,重新排名。前三名分別為2000/9月-1431點,1997/10月-1395點,1999/7月-1141點。單月跌幅超過1000點的還有2007/11月-1125點,1998/8月-1103點,2008/6月-1096點,2000/4月-1077點。
「漲」、「跌」欄表示年度內月漲跌的次數,從1989年到2011年,這23年中,月上漲次數多於下跌次數的有10個年度,少於的有9個年度,6:6平手的有4個年度。如果不計1989與2000年的數據,年度月上漲與下跌次數不會超過8個月。連著2年的漲多於跌,第三年必定是跌多於漲,頂多是平手而已。
表5-1台股加權月漲跌幅度
註:「漲」、「跌」欄的單位為次數。( )代表負值,跌幅。塗色為黑K線。最大漲跌幅與平均值統計至20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