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3月風雲2017
作者:瑞易
2017/2/2日新春開紅盤未能持續封關日的上漲,下跌19點(-0.2%)。即使如此,2017/2月大盤仍然上漲303點(+3.2%)。持續第3個的上漲。18個交易日上漲了11個交易日,日漲跌比為11/7(=1.57)。2月的成交量突然增加,日均量達到1019億元,正好跨過10年日均量1001億元。呈現「量增價行,趨向明」的態勢,然而,市場的心理狀態卻是帶著一種「漲多了,又在萬點頸線之前」的憂慮,憂慮股市常常過了萬點就無情的翻轉。(2015/8月低點7203起漲到2017/2月收盤9750點,上漲2547點,+35.4%。起漲迄今已18個月。)
個股方面:2月上漲的有1280檔其中大於4.0%有816檔,下跌的有303檔其中大於-4.0%有99檔。3008大立光月高點4810元,收盤4560元,再次更新紀錄,同時也是台股的新高價位。
歷年來3月份的月漲跌比為18比10,上漲數遠多於下跌數,上漲機率為64%。依統計顯示3月份與2月份的漲跌關係為正相關61%。
例行紀事
2017/2/10日MSCI公布本季成分股調整,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全球小型指數皆無任何新增或剔除成分股。其中個股方面以鴻海權重調升最多,升幅約0.05489%;宏達電調降幅度最大,降幅約0.00341%。調整結果3月1日生效。
近來的新聞
2017/2/3日證交所公告表示,駭客發起DDoS攻擊,使得多家證券商網路下單的對外網頁頻寬滿載,影響投資人進入券商網站下單的網頁速度變慢,無法順利完成交易。(這是未來的「Flash boy」嗎?)
2017/2/11日凌晨1時12分台南發生規模5.6級地震台南市震度高達6級,高雄市旗山4級,隨後並有多次餘震。年營業額超過7,000億元新台幣的南科園區,僅傳出台積電14廠及群創F廠等廠商的電腦發生當機,惟經修復後,現已正常運作,園區未傳出重大災情。去年2016/2/6日南台灣大地震,重創台南科學園區,首次全部停工,晶圓代工、面板、太陽能三大產業受衝擊。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南科廠區將停工三天。
上個月的關鍵數字
表1 2017/2月收盤大盤關鍵數字
註: (1) (2002~2016年)的融資餘額月平均值2271億元,2015與2016年的月平均值分別為1740與1330億元。 (2)2017年的日最大漲幅為0.99%(1/23)與日最大跌幅-0.92%(1/16)。 (3)日與週的最大漲跌幅為2月份的統計,成交量為2月的平均值 (4)週漲跌幅為當月最後一週(2/24)。 (5)2月的月振幅456點。下影線88點、實體248點,上影線有119點。開/高/低/收=9502/9870/9414/9750點。
|
2017/2月大盤月K線收9750點,上漲303點3.20%,持續第3個月的上漲。
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62.3億、-23億、496億。法人合計為536億元。法人買超佔2月總成交量的2.9% (536/18304),每上漲一點花1.77億元買超(536/303)。
借券餘額674萬張低於融資餘額的884.59萬張(1395億元)。
圖17M401 2017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6) 註: 2017/3月的交易為9~13週共計5週 |
(圖17M401)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顯示,2017/2月的週漲跌為3:1。3月的9~13週的上漲機率較高,第12週較低其上漲比為1.0。
季K線
如(圖17M402)所示。以技術分析來看,這一條由12682、10394、9859等多點連線構成的下降趨勢線,在2015/12月與2016/1月兩度遭擊破。多空激烈交戰結果,多方勝出。2017/2月站在下降趨勢線之上繼續挺進。連3個月的上漲也是第3季上漲中。
圖17M402 大盤季K線 註: |
3月K線漲跌
如(圖17M403)所示,統計(1989~2016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3月份為18:10。
自1989年以來,年度的高點落在3月的有2次,分別是2012年與2004年。低點落在3月份的也有2次,別是1994與2007年。
圖17M403 台股加權指數 月K漲跌比 註: |
(圖17M404)為台股加權指數3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1989年以來,28年的平均漲跌幅為92點(1.74%)。
圖17M404台股加權指數 3月K線漲跌幅( 1989~2016) 註: |
漲跌比
(圖17M405) 加權指數3月份月漲跌比,以1989年為累計基準,例如2012年的為1989起到2012年計24年的3月上漲數與下跌數的比值,參考(圖17M404為15/9=1.67)。同理2016年的「漲跌比」,則是計算到2016年止(18/10=1.8)。3月份的趨勢線呈現微微上揚,近6年來的3月呈現漲跌循環的鋸齒狀。
圖17M405加權指數3月份月漲跌比以1989年為累計基準 註: |
3月月K的連續漲跌 3月與2月呈現正相關61%
(圖17M406)顯示,自1989年以來,3月份連漲5個月有1997/3與2013/3月計2次。近20年來最多為連漲2個月,共計8次。而連漲2個月的下一年度下跌的多。變盤為漲(1)的有5次(5/28)。
3月連跌最多的是2個月計有4次都在2003年以前。翻盤下跌(-1)的有6次。
2月上漲3月也上漲共13次,2月跌3月也接著下跌共有4次。合併漲/漲與跌/跌共計17次,表示3月的漲跌與2月呈正相關達到61%(=17/28)。
圖17M406 台股加權指數 月K連漲連跌月數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
3月各週的漲跌
(圖17M407)為各年度3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3月份的週漲跌幅標準差為3.4%、247點。
2011~2016年,這4年的3月份週漲跌幅被壓縮在(-2.6%~+2.8%)之間,價格冷淡,人氣渙散。
圖17M407台股加權3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註: |
3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3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7M408)所示,28年的日平均量則為951億元。
2016/3月的日均量916億元,最大量為1175億元,最小量為593億元。
圖17M408 台股加權指數 各年度3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
法人買賣超
(圖17M409)從2005年以來的三大法人的買賣超金額累積,自2015/5月以來呈現下降的趨勢,2016/1月減少到18845億元之後開始反轉。在2017/2月底餘額為22741億元,收盤9750點。接近2016/8月的22784億元,收盤9069點。
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62.3億、-23億、496億。法人合計為536億元。法人買超佔2月總成交量的2.9% (536/18304),每上漲一點花1.77億元買超(536/303)。自2005/1月以來,三大法人累計金額為22741億元。
圖17MF409加權指數與三大法人買賣超累積(2005起算) 註: |
個股外資持股佔發行股數比前25名
(表2) 個股外資持股佔發行股數比前25名排名,不含-KY的個股且股本>8.0萬張(億元)。
表2 個股外資持股佔發行股數比前25名(2017/2/24)
註: 證交所>交易資訊>三大法人> 外資及陸資投資持股統計 |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7M410)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借券餘額674萬張低於融資餘額的884.59萬張(1395億元)。
,月增加9.9萬張,大盤上漲303點(3.2%)。
在2016/2月份融券餘額減少2.4萬張,餘額為41.5萬張。融券佔借券的比率6.1%。
圖17M410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2017/2月的開/高/低/收=9502/9870/9414/9750點。 |
個股借券佔發行股數比前25名
(表2)為674萬張的借券餘額的前25名排名,以「個股借券餘額佔發行股數比」供為參考。
表2 個股借券餘額佔發行股數比前25名(2017/2/24)
註: |
融資餘額
(圖17M411)為台股加權指數融資餘額,自2002/1月~2016/12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總平均值為2271億元。單是3月份的平均值為2343億。2016年平均值為1330億元,2017/2月的餘額為1395億元。
融資餘額在歐元危機的衝擊下,接著證所稅措施紛擾使其一瘸不振。2011/8月底餘額2366億元起至2017/2月,已連續66個月餘額低於平均值。
前幾次較長期低於平均值的期間有16個月,發生在2002/5~2003/8月。與及2005/3~2006/3月持續了13個月。還有2008/9~2009/11月共維持了15個月。
![]() |
圖17M411加權指數的融資餘額 註: 2017/2月大盤收9750點 融資餘額為1395億元 |
圖17M412融資餘額 vs借券餘額(萬張) 註: |
(圖17M412)比較集中市場的融資與借券餘額,融資餘額的張數自2010/12月以後,可以說是一路下滑,而借券餘額卻是一路上升。到了2015/8~12月之間,兩者在860到900萬張間呈現膠著狀態。2016/2月借券餘額906萬張超過融資餘額904萬張。2017/2月借券餘額為674萬張少於融資餘額的885萬張。
上月英雄與狗熊排行榜
表3 2017/2月英雄榜(股本10億元以上 漲幅前25名)
註:漲幅:29%~78%
|
表3 2月狗熊榜(股本10億元以上 跌幅前25名)
註:跌幅:-5.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