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股5月風雲2014

作者:瑞易

 

例行紀事

 

102年度所得稅報稅5/1日起開跑,5月份是一個大家要籌錢繳稅的月份。45月大股東賣壓湧現,也忙申讓。

大陸「五一長假」,自2008年起從7天消減為3天。

1季財報應在515日以前申報,依據IFRS會計準則,並維持核閱制。

 

520總統就職週年慶。自2000年以來,520當天收盤下跌9次上漲3次。2008年馬總統新上任,指數字5/19的高點9310下挫,當天下跌363(-3.94%)2014/4月收盤8791點,離9310上有519點差距,希望不會像2008年在各界唱望股市上萬點之際,來一記回馬槍,然後一蹶不振。

 

每年2月、5月、8月及11月,MSCI會定期檢視調整各市場與成分股權重,甚至是增減成分股名單,經常牽動個股與市場股價變動。其中,5月及11月為半年度調整,2月、8月為季度調整。

 

 

近來的新聞

 

2014/4/24日,美國研調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 Research Group)F-再生出具報告,質疑該公司美化過往財報,實際收入、盈利能力、資本支出、賦稅紀錄等甚至涉嫌浮誇造假,因此給予0元目標價。消息引爆導致F-再生(1337)當日跌停鎖死,且接連多日跌停鎖死。4/30日開盤跌停60.4元,5分鐘後打開吸走了11822張。股價自4/21日下跌至4/30日收盤63.7元,8個交易日跌掉28.1(-28.1/91.7=-30.6%)。情況是外資與公司當局各說各話。5/2日證交所完成實地查核F-再生的財報後,表示初步看來,「F-再生財報並沒有異常,基本上符合事實。」股價立即從跌停拉至漲停且巨量成交,收盤價68.1元。自4/215/2日成交量合計60593張,最後2天成交43206張。查詢F-再生集保張數為199832(股本19.98億元),竟少於董監持有與三大法人持有的合計股數211500張。融券餘額4/28日為2504張,5/2日為1920張。真不曉得誰在玩誰?

 

林義雄在億光教會禁食反核四,使得廢核四抗議運動蔓延。4/25日馬總統邀請民進黨主席入總統府討論核四,結果是每一段尖銳對話,股市就跟著下跌一波。當天下跌171(-1.92%)。為本年度的第2大日跌幅。最後3個交一日多方努力拼搏,眼看大有可為,可惜在最後4個小時的交易功虧一簣,4月月k線由紅轉黑,下跌57.8(-0.65%)4/30日宣布禁食停止。

 

財政健全方案5/1日登場,若修法順利,銀行、保險業將在新法生效後次月起,調升營業稅率;股利抵稅率減半與「富人稅」,則自20151月起生效,2016年申報2015年所得稅時實施。

 

上個月的關鍵數字

 

表1  2014/4月收盤大盤關鍵數字

大盤

漲跌幅

-192.54

-57.8

-57.8

180.0

漲跌幅%

-2.15%

-0.65%

-0.65%

2.09%

連漲跌數

-1

-1

-1

+3

2014

最大漲幅

0.71%

1.30%

2.43%

2.76%

最大跌幅

-1.92%

2.15%

-1.73%

-0.65%

 上漲數

12

3

2

1

下跌數

9

1

2

1

漲跌比

1.33

3.00

1.00

1

成交量

日(億元)

週(億元)

月(兆元)

季(兆元)

當期

948

4446

1.99

1.99

10年平均

1075

5216

2.10

6.27

法人(億元)

自營商

投信

外資陸資

 合計

月買賣超

-16

-88

884

780

年買賣超

27

-270

1539

1296

信用交易

借券(萬張)

融券(萬張)

融資(億元)

收盤

餘額

466.4

30.8

1979

8791

月增減

-55.6

-7.5

-60

周轉率

年增減

-54.1

-33.9

35

28%

註:

(1)融資餘額12年的月平均值2412億元,2012與2013年的月平均值分別為1869與1848億元。

(2)2014年的日最大漲幅為0.98%(3/25)與日最大跌幅-2.34%(2/5)

(3)日與週的最大漲跌幅為4月份的統計,成交量為4月的平均值

(4)週漲跌幅為當月最後一完整週(4/25)

(5)4月的週、月漲跌幅點數與%皆略大於25年的平均值

 

2014/4月大盤月K線收8791點,下跌58點(-0.65%),中止連2個月的上漲。使得季線暫時中止連漲5季,年度則尚維持在第3年的上漲中。2014年年度的單日最大跌幅為(-2.34%)最大漲幅0.98%

 

20144月份自營商、投信、外資的買賣超,依序為-16億、-88億、884億。法人合計為780億元。外資從3/21日開始連續買超26個交易日,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紀錄。在4月份只在最後2個交易日出現賣超。法人買超佔4月總成交量的3.93% (780/19839),每下跌一點花13.38億元買超(780/-57.8),概略的說4月份的外資買超等同遭套牢。5月份外資會反攻,還是讓他繼續往下跌發展?

 

4月分的信用交易出現資減券減價跌的格局,顯示融券受股東會影響大量回補,融資可能受停資、反核四及F-再生事件的影響。

 

散戶的融資餘額在2/13日突破2000億元,3月底為2040億元,4月底滑落在2000億元之下。

 

 

圖14Y401 2014年週漲跌幅與各週漲跌次數比(1989~2012)

 14Y401

註:2014年Q1計13週,Q2為第14週~26週,計13週。

 

以(圖14Y401)的週漲跌次數比的統計來看。漲跌次數比為12:6(比值2.0),表現符合4月份上漲的機率,可是漲跌幅卻出現相反的方向,4月月K下跌58點-0.65%。

 

2014/5月份的週上漲機率25年的平均為0.95,近11年的平均值為1.55如(表2),出現極大的差異。5月份為19~22週次前3週的週漲跌比小於1.0,最後1週大於1.0。

 

 

漲跌比

 

(表2)的漲跌統計,25年的「漲跌比」平均值,「月」、「週」與「日」漲跌比多方表現積弱。近11年的平均值,除了「月」外,「週」與「日」表現均是多方佔優勢。這樣意味著短線上若不能快又準,操作上將面臨某些困難。

 

表2 台股加權指數5月份日漲跌統計(1989~2013年)

 

1989~2013

次數比

上漲

8

56

282

下跌

16

59

286

漲跌比

0.50

0.95

0.99

 

2003~2013

次數比

上漲

5

31

125

下跌

6

20

105

漲跌比

0.83

1.55

1.19

 

 

 

 

K

 

2014/3月季線收盤指數8849點連漲5季,創下13季的新高,如(圖14Y402)所示。以技術分析來看,3月的收盤指數突破了下降趨勢線,這是一條由12682、10394、9859等多點連線構成的下降趨勢線。代表著多方已攻上一個重要的陣地。2014/4月高點衝向9022點,遇到橫阻在前方的多條的頸線壓力,且在多項事件發威下,散戶率先減碼(因停資停券之故),法人最後也轉賣下,4月轉為收黑58點。使得K線在下降趨勢線之上徘迴,令人難以判斷繼續的走勢。因為外資連續買超26個交易日,只在4月份最後2個交易日出現賣超約60億元。在這樣的買超下4月月K現竟然還下跌58點(-0.65%)。5月份的行情當然就看外資的動作為何囉。

 

圖14Y402 大盤季K線

 14Y402

2014/3月收盤指數8849.28點創下13季的新高

 

 

5月K線漲跌

 

如(圖14Y403)所示,統計(1989~2013年)的月K漲跌次數比5月份為8:16,下跌月數遠多於上漲月數且居年度之冠。有五窮六絕之稱。如果改為(2000~2013年)的漲跌次數比為為6:8,漲跌比與4月份的雖然相同,但卻是與4月呈現高度負相關。再縮小為至2003~2012年的漲跌次數比為5:6,最近10年的漲跌比還是跌得多一點。

 

自1989年以來,年度的高點落在5月的只有2次,落在1991年(6365點)與2008年(9309點)。從2008/5月的9309高點一跌,就崩跌至11月的3955低點才止住跌勢,跌了5453點(-57.5%)。2014/4月收盤8791點,離歷史的傷心點不遠,這一次能克服這個歷史的魔咒嗎?

 

低點落在5月份的有1次,是2010年的7032點。2013/5月除非指數跌破8230點,不然是毫無機會搶得年度最低的機會,機率只有1/25。搶得年度高點的機率只有2/25。

 

圖14Y403 台股加權指數月K漲跌比

14Y403 

註:自2000~2013年的月漲跌次數比,5月為6:8

   自2003~2013年的月漲跌次數比為,5月為5:6

 

 

(圖14Y404)為台股加權指數5月月K線漲跌幅的統計。2013年5月的台股加權上漲161點(1.99%)。從圖中觀察得知沒有隔年5月續漲的記錄,只有一年漲一年跌與續跌的記錄。

 

1989年以來,25年的平均漲跌幅為-75點(-0.77%)。縮小範圍至2003~2013年的平均漲跌幅29點(1.15%)。

 

(圖14Y404)的圖形來看2000年以後,5月漲少跌多,跌幅多於300點(<-3.4%)的有5次,佔總下跌次數的5/8。

 

圖14Y404台股加權指數5月K線漲跌幅( 1989~2013)

 14Y404

註:2003~2012年的平均漲跌幅15點(1.06%)

 

 

 

5月月K的連續漲跌 5月與4月漲跌呈現弱負相關52%

 

(圖14Y405)顯示,2013/5月創下了自1989年以來的連漲記錄,連漲7個月。這麼亮麗的成績即使在1989年(收盤9823點,+24%)也只有連漲5個月。其次是2009年的連漲4個月。變盤為漲(1)的有4次。

 

連跌4個月有2次為1990與1992年。連跌3個月的有3次為1998、2004與2012年。變盤為跌(-1)的有8次(8/25)佔了1/3弱,與其他3個月份(2、8、10月份)並列年度排名第2名。

 

2013/5月為連漲7個月,從(圖14Y405)察知2014/5月份沒有資料可供參考。勉強地參考有1989/5(+5)其隔年的5月為(-4),還有每一年正值的隔年都是負值呈現。而2014/4月為(-1)2014/5月不論是下跌的(-2)或者是上漲的(+1)都算是合理的。難猜!

 

合併漲/漲與跌/跌共計12次,而漲/跌與跌/漲的合併共計13次,表示5月的漲跌與4月呈弱負相關達到52%(=13/25)。

 

圖14Y405 台股加權指數月K連漲連跌月數

 14Y405

註:次數1表示本月上漲,-1為本月下跌。2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2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以此類推。

 

 

 

5月各週的漲跌

 

(圖14Y406)為各年度5月份各週的漲跌幅%時序圖。從圖中可以發現漲跌幅大於4.0%的有11次,小於-4.0%的也有11次。平均每二年一次。但是,幾乎都是發生在2003年以前。2003年以後,只有正負各3次。這6次分別是2003年(4.74%)、2004(-4.35%)、2008(4.61%)、2009(9.87%)與2010年的2次(-5.46%,-6.88%)。在2011~2013年則沒有出現這麼大的漲跌幅。

 

2003年以後,週跌幅在(3.0%~-3.0%)之間的共有39次(佔39/50),居多數,其中上漲的有25次,下跌的有14次。另外>3.0%的有5次,<-3.0%的有6次。而2010年後,有2010年2次(-5.5%、-6.9%)與2012年2次(-3.9%、-3.4%)。

 

圖14Y406台股加權5月份各週的漲跌幅%

14Y406 

註:

 

 

在(圖14Y407)的週合計漲幅可得知,2003年之後合計漲幅為負值的有2006/5、2008/5、2010/5及2012/5月外,其餘皆的正值。

 

以25年的合計漲幅來看,大於0%的有11次,小於0%的有14次。

 

 

圖14Y407台股加權5月份週K的最大最小與合計漲跌幅

 14Y407

 

 

 

 

5月份每日漲跌統計

 

圖14Y408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份的日K漲跌幅%

14Y408 

 

 

 

(圖14Y408)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份的日K漲跌幅%,5月份的最大漲跌幅超過3.1%的有16次(佔16/568=2.8%)分佈在8個年度裡(32%),而這8個年度出現在2003年以前就有6個年度14次,剩下的2次分別是2004、2009年各出現1天。

 

最大跌幅超過-3.1%的也有23次(佔23/568=4.0%)比最大漲幅多出7次,分佈在10個年度(40%)。出現在2003以前的有7個年度18次,剩下的5次為2004的3次及2009、2010年各出現一次(即各有一天)。

 

最近3個年度漲幅沒超過3.0%,跌幅也沒有超過-3.1%。20144月底止,今年的最大漲幅為0.98%(3/25)與最大跌幅-2.43%(2/5)

 

 

5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圖14Y409)從1989年至2013年,5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大於1.2的,25年中有8次,佔32%。在1.0以下的有11次,在這之間的只有6次。

 

日漲跌比值自2009年的3.5連續滑落3年,到了2012年的比值為1.0。表示2012/5月的上漲日與下跌日各為11個交易日。2012/5出現第一個止跌滑落跡象。2013/5月的比值創下高標的1.75。日漲跌比連續4年上揚的,在5月份還不曾發生過,2014/5月若是屬於大多頭的行情,就可能會持續2013/5月的好光景,像是1989年與2009年一般的不可思議。

 

圖14Y409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份的漲跌日數比值

 14Y409

註:比值1.4=13/9,約為漲4天跌3天。

 

 

5月份的每日成交量

 

各年度5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如(圖14Y410)所示,最大成交量為2009年的2438億元,其次是2006年的1910億與2008年的1814億。2013年的5月最大值為1218億。平均量則為846億元。

 

最小量則以2003年的238億為最低量。2012/5月最低量為443億元,平均量則為743億元。平均成交量自2009年以來與同期比連續下滑4年。

 

 

圖14Y410 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份的每日成交量統計

14Y410 

註:25年的5月日平均成交量為814億

 

 

法人買賣超

 

(圖14Y411~14Y413)為三大法人在5月的買賣超,從2005年以來,自營商買賣超次數(3:6)。投信為(5:4)買超多於賣超次數。外資也是買超次數多餘賣超(5:4)。就9年的平均金額而言,依序為-29、-23、16億元,只有外資為買超。他們的買超年度分別是:

 

    自營商:2007/5、2009/5月、2013/5月。

    投信:2007/5、2008/5、2009/5、2011/5、2012/5月。

    外資:2005/5、2007/5、2008/5、2009/5月、2013/5月。

 

2013年的5月台股加權上漲161點(1.99%)。自營商買超11億、投信賣超151億、外資買超590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49億。買超佔5月總成交量的2.41%(=590/18607)。

 

2005~2013年的5月,當三大法人的買超達450億以上或是買超佔成交量比達2.04%以上時,大盤都是上漲的。

 

2014年到4月底為止,自營商、投信、外資4月份買賣依序為-16億、-88億、884億。合計為27億、-270億、1539億。

 

圖14Y411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自營商5月的買賣超

 14Y411

註:

 

 

圖14Y412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投信5月的買賣超

 14Y412

 

 

 

圖14Y413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外資5月的買賣超

 14Y413

註:

 

 

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圖14Y414)為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僅上市公司)。在2013/5月份融券餘額為35.8萬張,增加11.1萬張。借券賣出餘額為443萬張,月減少16.1萬張。

 

2014/4月底止集中市場的融券餘額為29萬張,月減少約7.4萬張。借券餘額466萬張,月減少約55.6萬張。融券佔借券的比率只有6.3%。4月份借券餘額增減,在21個交易日中只有3個交易日小幅增加,其他都是減少的,不曉得是空方放棄或是受股東會的影響。

 

 

圖14Y414台股加權指數月底的融券與借券賣出餘額

 14Y414

註:僅統計上市公司的餘額

 

 

融資餘額

 

(圖14Y415)為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底的資券餘額,(圖14Y416)為各年度5月份的資券增減的情形。

 

自2002/1月~2013/12月為止,融資餘額的月底平均值為2412億元。單是5月底的平均值為2462億,略高於總平均值。台股的融資餘額自2011/8月底的2366億元以來,已連續33個月低於平均值。2012/4月的餘額掉落2000億以下,一直持續到2014/2月在政策多方刺激下才免強的爬到2016億元,連續撐了2個月維持在2000億元強,2014/4月餘額又滑落到1979億元。

 

前幾次較長期低於平均值的期間有16個月,發生在2002/5~2003/8月。與及2005/3~2006/3月持續了13個月。還有2008/9~2009/11月共維持了15個月。

 

 

圖14Y415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底的融資餘額

14Y415 

註:

 

 

(圖14Y416) 各年度5月份的資券增減與大盤月漲跌幅。5月的資券變化只有2種不是「資增券增」便是「資減券增」,12年來的5月融券從沒有減少過,實在有趣,也許是受到信用交易解放的影響。

 

2002年以來每年5月融券增加最高為59.5萬張,出現在2004/5月。融券增加最少為2008/5月的6.8萬張。月平均增加24.6萬張。以月平均值的排行來看,5月勇奪年度的月冠軍,將其他月份遠遠的拋在後面。

 

最近3年,5月份的融券增加額只有10萬張左右。2014/4月月K線下跌58點,但是年漲幅到4月底為止只有180(+2.09%)2014/5月若是大盤呈現弱勢,又逢停資停券截止釋放,融券可能增加以符合歷史的軌跡。

 

圖14Y416台股加權指數各年度5月份的資券增減

 14Y416

註:

 

 

類股輪動

 

(圖14A417)2008~2013Q2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大盤週合計漲跌幅為-7.3%,傳產仍有10個類股維持正值。漲的最多的類股為食品、汽車、營建、飯店。跌的最慘的為塑膠、玻璃。

 

電子類只有2個類股為正值,電腦週邊(1.2%)與通信網路(10.8%),而其餘6個類股下跌。跌的最慘的為光電、其他電子。

 

淨漲跌次數多於大盤:傳產類有12個類股,電子類有3個類股。

 

 

圖14A417  2018~2013Q2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A417 

 

 

 

(圖14A418)2013Q2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傳產有6個類股下跌,另有8個類股上漲且漲幅大於大盤。漲的最多的類股為塑膠、紡織、汽車、百貨。跌的最慘的為玻璃、運輸。

 

電子類有5個類股下跌,只有3個上漲類股且漲幅大於大盤的為半導體與通訊網路。漲的最多的類股為半導體、通訊網路。跌的最慘的為光電、電子通路、其他電子。

 

淨漲跌次數多於大盤:傳產類有食品、紡織與其他,電子類有電子零件。

 

圖14A418  2013Q2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A418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

    總週數=13週

 

 

(圖14A419)為2014Q1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的統計。大盤週合計漲跌幅2.85%。傳產類股中只有機電9.86%與橡膠8.37%等2類大於大盤。電子類股8個類全數上漲,只有通信類股漲幅低於大盤其他7個類股的漲幅皆大於大盤的漲幅。

 

淨漲跌次數的情況幾乎與合計漲跌幅相似。

 

圖14A419  2014Q1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A419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

    總週數=13週

 

 

(圖14Y420)為2008~2013的5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統計,傳產類股下跌的前3名是塑膠、玻璃、油電。漲的最多的類股為營建、汽車、飯店。

 

電子類只有光電與網通呈現小幅正值,但仍弱於大盤。其他的電子類股都是負值。

 

 

圖14Y420 5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2008~2013)

 14Y420

註:淨漲跌數=上漲週數-下跌週數

    總週數=26週

 

 

(圖14Y421)為2014/4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統計,傳產類股下跌的前3名是玻璃、造紙、汽車。漲的最多的類股為水泥、機電、百貨。

 

電子類上漲的有半導體、光電與其他電子。下跌最大的是資訊服務。

 

圖14Y421  2014/4月份類股的週合計漲跌幅與淨漲跌數

 14Y42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5月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ockrum258 的頭像
    stockrum258

    258股會的部落格

    stockrum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