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者:瑞易
揭開台股的神秘面紗
前言
根據傳言進出股市的投資人,約有90%的人是虧損的,只有5%的人真正是贏家。而有關股市投資理財的書籍,可謂是「汗牛充棟」。平面媒體、廣播、電視等的財經論述的節目更是每日多次播出。在這樣充分資訊的環境條件下,為什麼能獲利還是只有區區可數的少數人。
對於無法獲利的因素,若將大家的意見列出,可能不勝枚舉。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不認識「台股的面貌」。在未充分理解台股的整體面貌與姿態下,自然就弄不清楚何處是康莊大道,何處是羊腸小徑,何處是險降急彎,何處是顛坡路跳動面。就以一招走天下,或是盲目的殺進殺出的,受傷受損也就當然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經驗。
藉著剖析台股20多年來所建構的特徵與關鍵數字,為大家揭開「台股的神秘面紗」。舉出台股的一些特徵與關鍵數字,諸如:指數漲跌分佈的特性、指數上漲的動力來源、台股下跌的分析、指數與GDP、指數與油價、移動平均線與乖離率等。讓你充分明白台股的面貌,將這些特徵融入你的交易策略,提升你的股市辨識能力,以趨吉避凶,也能提高操作的績效。祈望對投資人會有點幫助。
第一章介紹的指數漲跌次數,釐清股市是否是隨機的,到底在說什麼是隨機?台股的漲跌幅分佈與國際股市會相同嗎?將漲跌幅分佈分成三區,普通區、警報區與攻擊區,協助你分辨什麼是飆漲與重挫。讓你能做出正確的對策。
說明台股歷年來的幾個大波段的上漲下跌因素,即使你未曾參與,也能進入歷史的畫面,感受一下當時的歡樂派對與淒風苦雨。讓歷史的記錄作為前車之鑑外,也能成為可複製的成功模式。
比較台股及國際股市與GDP的關係,說明沒有堅實經濟面的支撐,股價獨自過度的上漲,很可能泡沫已慢慢形成。
台股與石油價格關係的探討,讓你看到油價與股票明明是不同的兩個市場,為何油價的漲跌幅可以區分股市的進場與出場時機。
分析法人與散戶的資金比重,說明外資對股市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外資的買進與賣出時點,在什麼位置?也讓你明白外資的買賣手法,了解這些可以知道何時可跟著上車。
揭開「台股的神秘面紗」之後,還需要一個良好的技術工具,才能順利操作。為你介紹「移動平均線」與「乖離率」的嶄新觀念,讓你能建立好你的交易策略。在「操作線」與「趨勢線」的分進合擊下,讓你的交易無往不利。接著進一步的介紹如何使用移動平均線與乖離率與結合葛蘭碧買賣點的操作法則,進行交易買賣。
介紹的移動平均線,是屬於簡單易懂的技術分析,不必經過繁雜的計算,能讓投資人立即明白移動平均線所表示的意義。應用統計分析台股加權指數20多年來的資料,找出台股的平均移動線的特徵,讓投資者對平均移動現有嶄新又實用的觀念。例如,平均移動線走揚或走跌的成功機率就是一項新的觀念。是過去所有討論平均移動線所不曾有的創新,包括國外翻譯的書籍也是。讓投資者在應用平均移動線進行買賣操作時,不致迷失在K線圖中。不知如何是好。
在說明如何應用移動平均線執行買賣操作,所引用的線圖全部為台股的線圖,讓你看起來有親切感,有熟悉感。絕非引用外國股市線圖,讓人看完後有些事不關己的感覺。
應用移動平均線執行買賣操作時,加入乖離率指標,讓你的操作多一項量化的指標,增強你的臨場決策判斷力。不致進退失據。
應用乖離率判定股價的頭部與底部,準確度高出其他技術分析許多,使你不會在利空消息的重度轟炸下,驚慌失措。若是再結合道氏圖形,堪稱是最佳的絕妙組合。
修正葛蘭碧的買賣點操作法則,增加底部買點與頭部賣點。讓你明白牛繼頭/中期底與熊繼底/中期頭的差別,在辨別趨勢時不會迷失方向。以平均移動線為依據的買賣點,使你的辨識能力大幅提升。
台股特有的大盤整走勢將使不善於辨別走勢與固執操作的投資者灰頭土臉。而你知道台股曾經有過幾次的大盤整嗎? 未來還會發生嗎? 若是現在正在建造中,你看得出來嗎?
有人認為技術指標很好用,有人認為技術指標爛透了,簡直是胡說八道,甚至斷言所有的指標皆是落後的,價格才是唯一的指標。漫步華爾街作者(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的作者伯頓.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 )認為沒有任何股票市場理論是有效的投資法則。過去的價格變動,無法用來預測未來的股價趨勢。技術分析的中心思想根本就是錯誤的。猜想那些稱讚技術指標好用的人,有多少人可能是獲利的?
投資人都想知道能預測股價未來趨勢的方法,都想預估股價的滿足點甚至是明日的股價。因此,研發出許多的技術分析指標,有的指標簡單明白易懂,不必使用計算機,簡單的心算即可。有的指標公式繁雜,且經過多層次的修正,令人難以明白其真正含意。在使用時若是失焦,也弄不清楚為什麼會失效?
常常聽到一些投資朋友說:「台股加權指數的K線是主力規劃好來坑殺散戶的」。看完本書的台股與日經及台股與DowJones等的比較後,你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朋友也經常認為看得很準,可是卻常常操作失利。這樣情形凸顯出二項重要的因素,第一項可能是「技術分析指標」模糊不清或過分誇大預測的功能。第二項因素就是缺乏好的「操作方法」,更進一步的說就是沒有「交易策略」,或是交易策略不被執行。
本書著重在股票的買賣操作,不在於教導如何預測股價或價格走勢,雖然股價走勢的預測對於買賣操作似乎也很重要,但是卻常常出現錯誤的預測,或是太晚的預測,導致損失不匪。本書中也提到移動平均線未來走勢預測的成功機率,但是這是過去資料統計的引用。凡是想要藉此推估未來股價的投資者,必須充分明白其風險性。
解剖台股面貌的架構導引
台股加權指數20多年來,在各項股價的因素影響下,形成了台股特有的特徵,這個特徵異於DowJones、Nasdaq、日經指數。我們選擇一些主要因素,整理出台股加權的關鍵數字。這些關鍵數字在「上漲」、「下跌」與「盤整」不同盤勢下的特性。結合「移動平均線」與「乖離率」兩個技術指標的引導下,應用修正過的葛蘭碧買賣操作法則執行交易。另外,執行交易尚須「個人的交易策略」指導,正確的交易策略使買賣操作績效提高,降低風險,提高獲利。
圖A 解剖台股面貌的架構導引
|